NEWS CENTER
HOSPITAL SITU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DEPARTMENTS AND EXPERTS
MANAGEMENT BY
Medical services
Special column
Heal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KEY DISCIPLIN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TALENT RECRUITMENT
“同时查出三种癌,我犹如坠入深渊!感谢你们,让我绝境逢生,让我见识了责任和担当!打过这一仗,我们就是生死之交!”
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58岁的江苏人老林(化名)写下一封感谢信,送到福建省肿瘤医院,字里行间浸透着深情,他为胃肠肿瘤外科的陈路川教授点赞,也向默默战斗在临床一线的广大医师致以节日的问候。
▲从医36年,陈路川教授(左五)常收到锦旗和感谢信
“每位医生和患者,都是生死之交!”陈路川教授从医36年,长期致力于胃肠肿瘤的防治,拯救过不少患者,像这样的感谢信,他收到过不少,他欣慰地说,“患者早日康复,就是最好的礼物”。
无红包病区 患者更安心
老林脸色红润,看上去不像得过重疾,他激动地说,去年3月,他接连便血3个月,到医院一查,才发现升结肠有个肿瘤,足有鸭蛋大。他慌了,赶到福建省肿瘤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没想到,医生发现他的乙状结肠和胃部也有小肿块,肝脏还有3个小结节。
当时,多学科专家会诊后,很快确定了治疗方案,他们给老林化疗3个月,肿块明显缩小,随后,多学科医生又联手,给老林做了根治手术,切除了胃、肝部的肿瘤,结肠的病变部分也切除了。病理报告证实,老林同时得了三种癌。幸好,治疗得当,如今,一年多过去了,他恢复得不错。
▲不管多忙,陈路川教授对同事、患者都很和蔼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老林说,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病倒后,不但要安抚家人,还要独自到省城看病,人生地不熟,心里没个底。一开始,他总想逮个机会,给医生送红包,但试了几次,陈教授都严词拒绝。老林很不安,有一回,他急了,当面问陈教授,“是不是我的病情太复杂,您对手术没把握?”陈教授沉吟一会儿,接过红包,他说,“这个红包,我先收了!”
老林放心地上了手术台,没想到,术后,他刚清醒,家人就告诉他,“手术很成功!陈教授还帮忙交了一大笔住院费!”原来,陈教授佯装收下红包,但是,他一转身就把红包交给护士长,让护士长帮老林交了住院费。
老林感激涕零,事后,他在病房里一打听,原来,多年来,胃肠肿瘤外科一直是出了名的“无红包病区”。
▲6月,福建15家省属医院创建“无红包医院”,陈路川教授代表福建省肿瘤医院的外科医护人员签字,公开承诺“不收受红包”
“光有‘承诺’是不够的!”陈教授说,他们收治的大多是中晚期、肿瘤复发的病人,患者需要反复住院,需要全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治疗疗程长,治疗费用多,作为医护人员,更应该以患者为中心,提高诊疗能力,确保患者接受同质化、规范化的治疗,全方位提高精细化服务、疾病诊疗水平,才能消除患者的焦虑、对疾病的恐惧,才能改善医患关系,这需要更多的医务人员付出更多的努力。
多学科诊疗 生存率一再提高
像老林这样的幸运儿不少,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患者5年生存率曾达到58.9%,稳居国内领先行列。陈路川教授说,这离不开多学科诊疗(MDT)的功劳。
他解释,不同的人得胃癌,可能长在不同的部位,其病理类型、生物学特征、转移方式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需要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此外,近年,各个学科发展十分快速,比如外科手术做得越来越精细,医生分工越来越明确;化疗药物不断推陈出新,每个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都有所不同。这些都促使肿瘤的治疗趋于专业化,但医生们很难面面俱到。
而MDT是一种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可以把不同专业的医生聚集起来,为病人提供更科学、更规范、更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患者和家属可以少跑腿,节约了宝贵的救命时间。尤其是比较棘手的病人,不是一个人在负责你,是一组专家在负责你。
▲陈路川教授的团队常一起讨论病情
近十年,在福建省肿瘤医院,MDT已常态化,胃肠外科、化疗科、放疗科、肝胆外科、胸外科、妇瘤科、影像科、内镜室、介入科、病理科、核医学科、彩超室等专家聚在一起,审查疑难病例。每次MDT都有22-25个副教授以上的医生参与,阵容强大。患者该怎么治?专家们各抒己见,必须拿出相关的指南、权威报道为依据。
当然,专家们不只满足于遵从指南、专家共识。为了帮更多患者,陈教授的团队经常突破指南,进行探索性治疗。
他介绍,在我国,不可切除胃癌占胃癌病例总数的10%,原本,腹膜转移的胃癌患者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只剩3-6个月寿命。2018年,他的团队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让39个腹膜转移的患者尝试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不少患者的肿瘤明显缩小,随后,医生又给22位状况较好的患者做了根治手术,这些患者的1年生存率达71%,2年生存率达41%,中位生存时间达21个月。关于这项临床实验,该团队曾在国内外多家权威杂志发表论文,得到同行的广泛认可。
▲今年6月,中国肿瘤MDT联盟省级联盟成立大会在福州举行,28家医院率先加盟
现场,福建省肿瘤医院被授权为“福建省肿瘤MDT联盟”建设牵头单位,陈路川教授为“福建省肿瘤MDT联盟”牵头专家。
陈教授说,联盟成立后,将在福建大力推广肿瘤MDT诊疗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手段,快速高效地在福建省内各医院搭建MDT平台,给基层医院提供MDT帮助,做相关培训和远程诊疗;帮省内做的较好的医院打通交流渠道,相互讨论相互协作,将诊疗做得更精细,让更多患者受益。
推广快速康复 一举多得
近年,陈路川教授的团队还花了不少功夫,致力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他指出,过去,在手术前一天,患者要禁食、洗肠、插胃管、插尿管等,患者如临大敌。如今,快速康复的理念就是尽量减少对患者的骚扰,让患者觉得“手术是一件轻松的事”,比如,术前2小时,患者可喝糖水补充营养,术前6小时可进食半流质食物,患者心理负担小得多。
术后,患者清醒后也可喝些东西,如果有插胃管、尿管,可尽早拔除,让患者早点下床,避免长久卧床引起血栓,这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和体力的恢复都有非常好的帮助。
▲陈路川教授和同事们一起讨论病情
快速康复还包含很多内容,比如微创手术。
陈教授介绍,近年,腹腔镜胃肠癌手术逐渐由腹腔镜辅助向完全腹腔镜转变,能安全地完成消化道重建,降低手术创伤,减少对切口长度的依赖。2018年起,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开始开展完全腹腔镜下胃肠癌根治术,作为中国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联盟副主席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还广泛开展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胃肠肿瘤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术,达到微创中的微创效果。
有了腔镜的放大作用,该团队还致力于手术层面的研究,手术更精细,不该切的部位不用切了,患者少遭罪,后遗症也少了。
▲陈路川教授的团队在演示腹腔镜胃癌手术
目前,在福建省肿瘤医院,快速康复已成为常规操作,手术都是腔镜手术,且基本上是全腔镜手术,切口很小,只有2~3厘米,患者的疼痛少了,术后,可尽早下床活动。
过去,患者术后10天才能出院,如今,在远端胃大部切除后,大多患者术后6天就可出院;全胃切除后,8天可出院。快速康复既减轻了经济负担,又减少了心理负担,医院也能空出有限的床位,救治更多的病人,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