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通过钇90-SIRT联合靶免治疗,仅用1个月成功为一名右肝癌伴肝内转移及肝右静脉癌栓患者实现肝内病灶消退与癌栓灭活,为晚期肝癌治疗树立新标杆。50岁的黄先生(化名)在今年春节前体检发现肝内肿块,随后求诊我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经检查确诊为右肝癌伴肝内转移合并肝右静脉癌栓形成(CNLC分期IIIa期)。肿瘤与血管介入科副主任余文昌仔细评估患者病情,考虑到肝内多发转移的存在意味着无法通过外科手术达到根治,且肝静脉癌栓的形成提示肿瘤可能通过血流全身扩散,于是立即组织肝胆胰多学科团队讨论,为其制定“钇90-SIRT联合靶向免疫治疗”的个体化方案,以期达到高效杀瘤的目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毒副反应。
患者首先进行口服靶向治疗,以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之后团队联合核医学科,通过治疗前评估,准确测算所需钇90放射性微球剂量。手术当天,余文昌副主任带领团队采用精细的超选择插管技术,精准的将钇90放射性微球通过肝动脉输送至肝肿瘤内。术后核素显像显示Y90放射性微球完整覆盖肿瘤区域。随后患者接受了1个周期的免疫治疗,并于春节前顺利出院。
近日,黄先生复查影像提示右肝癌灶及肝内转移灶明显退缩失活,部分肝内转移灶消散不见,肝右静脉癌栓也处于无活性状态。未来,他将继续定期接受靶免治疗,若肿瘤控制稳定,将有机会接受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
余文昌副主任介绍,钇-90选择性内放射治疗(Y90-SIRT)联合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是晚期肝癌综合治疗的新兴策略。钇90-SIRT通过局部精准放疗杀伤肿瘤并释放抗原,可能增强免疫治疗的全身应答;靶向药物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信号通路,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通过激活T细胞进一步协同抗肿瘤。该联合治疗模式有助于使部分无法手术的患者获得肿瘤降期机会,甚至转化为可切除状态,为后续根治性治疗奠定基础。
方主亭副院长介绍,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原发性肝癌已成为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以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由于肿瘤生成早期症状不明显,且发展速度极快,80%的肝癌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就已直接跨入中晚期阶段。钇90-SIRT联合治疗不仅丰富了中晚期肝癌治疗手段,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提升生存质量,造福患者。
科室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作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创新项目,整合外科、内科、介入科、放疗科等方面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钇90-SIRT肝肿瘤介入治疗的单位,也是福建省首家开展该技术的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肿瘤与血管介入微创治疗中心开放床位200多张,为实体型临床医技科室,由肿瘤与血管介入治疗科、肝胆胰肿瘤外科、肝胆胰肿瘤内科、肝胆胰肿瘤放疗科、超声科、放诊科、核医学科组成,继续保持与中西医结合科、胸部肿瘤外科、胸部肿瘤内科、骨软组织肿瘤外科、泌尿肿瘤外科、黑色素瘤、泌尿及软组织肿瘤内科、病理科以及研究平台等相关专业紧密型学科群关系。建立完善的综合诊疗技术体系并不断迭代更新,保持前沿微创诊疗技术,满足不同病人的个体化诊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