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癌痛多学科综合治疗小组】MDT团队精准把握痛点,神经毁损术“针”到痛除

发布时间 :2025-03-18 20:42 | 来源:本网

  近日,我院癌痛多学科综合治疗小组(癌痛MDT)专家团队为一名胰腺癌伴难治性癌痛患者实施腹腔神经丛毁损术,术后快速缓解癌痛,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为后续抗肿瘤治疗奠定基础。

  患者陈女士(化名)1年多前就诊外院,行“腹腔镜下胰腺探查+远端胰腺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左侧肾上腺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胰体尾中分化导管腺癌,之后就诊我院胸部肿瘤内科。近期出现中上腹持续性剧痛并阵发性绞痛,CT提示原胰腺术区及腹膜后见多发团片影及结节,部分融合成团,病灶包埋腹主动脉、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诊断为胰腺癌术后复发伴癌性疼痛。平时NRS(癌痛评分)5分,疼痛加重时NRS达 9分,大部分时间癌痛处于中重度疼痛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口服吗啡缓释片150mg q12h(止痛药用量已很大)后疼痛缓解欠佳,同时止痛药引起的恶心呕吐副反应明显。
  经癌痛MDT诊疗小组讨论,专家团队认为嗜神经侵袭是胰腺癌的显著特征,晚期胰腺癌患者常因病灶压迫周围组织、侵犯腹腔神经而出现严重的顽固性疼痛。目前无手术机会,传统的化疗、放疗起效慢,难以快速缓解疼痛,此类难治性癌痛往往止痛药用量很大仍难达到理想效果。腹腔神经丛阻滞疗法的适应症之一就是胰腺癌引起的上腹部脏器癌性疼痛,有望达到快速止痛的疗效。
  疼痛科郑辉哲主任医师团队经术前相关检查评估无治疗禁忌,在局麻下行“DSA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 在DSA精准引导下施行腹膜后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术后24小时评估:NRS评分2分(轻度癌痛,一般不需止痛药),爆发痛0次。停用原来的吗啡类止痛药,疼痛控制良好。患者术后2天顺利出院,疼痛缓解后一般情况好转,已开始接受后续的全身治疗。
  郑辉哲主任医师介绍,癌性上腹痛往往对阿片类药物反应欠佳。同时,由于癌性上腹痛患者一般伴有胃肠道功能障碍,应用阿片类药物往往会导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从而导致胃肠道功能障碍加重,进一步降低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给治疗带来许多困难。近年来使用DSA引导下腹腔神经丛毁损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安全有效等优势,治疗晚期胰腺癌顽固性疼痛镇痛效果确切。在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了吗啡等镇痛药物的应用,减轻其导致的不良反应,早期应用还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癌痛MDT小组组长何志勇主任医师表示,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地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癌症疼痛如果得不到缓解,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癌痛有很大一部分为难治性疼痛,需多学科专家团队共同参与,精准施治。通过手术、放疗、神经阻滞、神经毁损、粒子植入、PCI镇痛、全身有效的抗肿瘤治疗、止痛药的合理使用及疼痛护理等综合治疗手段达到理想的疼痛控制。
  
癌痛多学科综合治疗小组(MDT)
  我院作为省内专科肿瘤诊治医院,成立了全省唯一的癌痛MDT团队,在癌痛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处于领先的地位。
  福建省肿瘤医院癌痛多学科综合诊疗小组(MDT)是由内科、放疗科、疼痛科、骨科、妇科、中西医结合科、药剂科、护理部等相关专业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团队。本MDT团队致力于需多学科共同参与诊治的难治性癌痛病例进行多学科讨论,包括疼痛诊断困难、疼痛控制不好、治疗后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及有创治疗等病例。力求通过多学科共同讨论,明确每个病例的疼痛病因,指明进一步诊断的方向,提出解决癌痛问题的方法,指导疼痛相关的用药,制定出针对每个患者的最佳诊疗方案,提供一站式的综合诊治服务。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