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是肿瘤精准医学的重要突破,具有微创、高效、并发症少的特点,可显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国家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22年版)》,开展此项技术需至少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的培训基地6个月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我院已备案为福建省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培训基地,为进一步推广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现启动首期规范化培训项目,旨在培养具备独立开展肿瘤消融技术的专业人才。
福建省肿瘤医院始建于1979年,1986年正式开院,是集预防、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单位、福建省高水平癌症医学中心及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医院拥有4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放疗科、肿瘤外科、病理科)及9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成为承担福建肿瘤防治与研究的重要平台,在肿瘤防控和综合诊疗方面形成特色优势,致力于推动肿瘤精准治疗技术的规范化发展。
一、招生对象
(一)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专业、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
(二)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在职医师,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且具有3年以上超声影像诊断或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二、培训时间
2025年7月-12月,培训进修时间6个月。(具体以基地通知为准)。
三、培训费用
本次培训收取进修费600元(100元/月)。免收专项培训费,医院统一安排食宿,食宿、交通费用自理。
四、培训报名
(一)预报名
拟申请参加培训的医师认真阅读招生简章,了解招生对象和培训内容,符合条件者与培训基地联系,联系人:超声科邓小红 15280108993;陈轶洁 13960766160。
(二)正式报名
基地根据“双向选择、择优录取”的原则对预报名人员进行条件审核和筛选,拟申请医师确认报名资格后,提交报名材料。
报名材料:
《福建省肿瘤医院限制类技术培训申请表》;
执业医师资格证和执业医师注册证复印件;
职称证书复印件;
本专业临床工作年限单位证明复印件;
身份证复印件。
以上材料均须所在医院主管部门审核盖章。盖章后的电子版,命名为:“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培训+姓名+单位”,发送至邮箱:ywk8462@126.com。
(三)报名时间
2025年5月9日-2025年6月15日
(四)现场报到
经医务科审核通过后,基地将于培训开始前一周通过邮箱发送报到通知。请参培医师携带报到通知书、《申请表》原件(加盖单位公章)和上述报名材料原件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1寸照片2张至教育处报到。
(五)培训与考核
按照培训计划参加培训,并完成理论学习、临床实践和考核。
(六)证书发放
经考核合格者授予《进修证》《福建省肿瘤医院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考核未通过者,培训时间可顺延,总培训时间不超过 2 年。
五、培训方案
(一)培训总体要求
在科室负责人及培训导师的指导下,接受至少6个月的系统培训,参与25例以上肿瘤(甲状腺病损)消融治疗技术操作和患者的全过程管理,并考核合格。
(二)理论课程学习
采用肿瘤消融治疗规范化培训教材,通过课件及实物展示相结合的讲解模式,帮助参培医师熟悉肿瘤(甲状腺病损)消融治疗技术相关设备组成、操作规范,掌握消融治疗的工作流程、疾病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的评估、手术方式选择,以及术后的随访管理及常见问题处理。
(三)临床实践应用
参培医师在培训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医院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实践,观摩并协助完成各类甲状腺肿瘤消融治疗手术,逐步掌握手术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术前诊断、知情同意书签署、术前计划、技术操作、预处理方案、并发症处理、围术期管理、重症监护治疗、术后随访、实践考试等。
(四)主要课程内容
1. 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微小癌、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旁腺病变消融治疗规范与进展
2. 甲状腺结节、甲状旁腺、颈部淋巴结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3. 甲状腺肿瘤及颈部淋巴结的影像学诊断
4. 甲状腺结节细针与粗针穿刺
5. 甲状腺消融治疗并发症与处理
6. 甲状腺穿刺细胞病理学与分子检测
7. 甲状腺肿瘤规范化基因检查
8. 甲状腺癌管理中可行的生物标志物检测
9. 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外科解剖
10. 甲状腺癌微创手术及晚期甲状腺癌的转化治疗
11. 甲状腺癌的放射治疗
12. 碘-131与甲状腺疾病
13. 肝脏穿刺活检规范与并发症处理
14. 肝癌消融治疗规范与进展
15. 肺癌消融治疗规范与进展
16.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消融治疗规范与进展
(五)结业考核形式
1. 理论考核:主要评价培训对象综合运用临床知识,安全有效规范地从事肿瘤消融治疗的能力。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由培训基地组织出题、监考、阅卷等工作。
2. 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培训对象在肿瘤消融治疗手术方面是否具有规范的临床操作技能和独立处理常见并发症的能力。采取模拟操作或临床操作等形式进行,由3位或以上的培训导师共同审核评分(参培医师的培训导师须回避)。
六、联系方式
超声科邓老师 电话:15280108993;
超声科陈老师 电话:13960766160;
教育处孙老师 电话:0591-62002023;
医务科何老师 电话:0591-83652734。
福建省肿瘤医院超声科介绍
福建省肿瘤医院超声医学科创立于1986年,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医院重点科室之一,是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师学会超声医师分会副会长及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科室年完成超声检查近15万人次,介入超声达16000多人次,是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介入诊疗学组“介入超声万里行计划”培训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建省肿瘤医院文明科室” “医德医风建设示范科室”及“临床医技学科能力建设优秀科室”。
科室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7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13名,住院医师6名;硕士研究生15名,其中在读博士5名。科室拥有20台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仪,2台便携彩色多普勒超声仪、1台微波消融治疗仪、1台射频消融治疗仪等先进设备。
主要开展浅表器官、腹部、妇科、心脏、外周血管及介入超声等超声检查项目,尤其在肝脏、甲状腺、乳腺、淋巴结、妇科、胃肠肿瘤的超声诊断及介入超声方面具有优势。同时积极开展超声造影、三维超声、弹性成像、腔内超声、术中超声、腹腔镜下超声、融合导航等新技术。
科室设立了6个亚专业组,包括介入超声、心血管超声、浅表超声、腹部超声、妇科超声、胃肠超声等,开展了多项亚专业新技术包括:1.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浅表器官病变及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2.超声造影在肝脏、乳腺、淋巴结、卵巢病变、介入超声的应用;3.超声造影联合美兰在乳腺癌、恶黑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4.经直肠3D超声对中低位直肠癌分期及精细亚分期的临床应用;5.超声引导下FNA-Tg测定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6.术中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辅助肝脏肿瘤术中定位、定性技术;7.超声引导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软组织血管瘤及脉管畸形
介入性超声是超声科的优势项目之一,在省内较早开展超声引导下脏器病变穿刺活检及无水酒精、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技术。经过多年发展,现年介入超声诊疗量达16000多人次,热消融治疗300多人次,目前介入超声主要开展的技术包括:1.射频、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淋巴结转移、肾癌、子宫肌瘤/腺肌症等;2.注射无水酒精或聚桂醇硬化治疗肝癌、甲状腺肝肾囊肿及卵巢内膜异位囊肿、浅表软组织血管瘤及脉管畸形;3.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包括甲状腺、乳腺、淋巴结、肺、纵膈、胸腹膜、肝胆胰脾肾肾上腺、腹膜后、子宫卵巢盆腔、前列腺等脏器病变;4.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包括PTCD、胆囊肾盂造瘘、心包胸腹盆腔积液(脓肿)、肝脓肿等;5.深静脉置管及腹腔灌注等。
近5年来立项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和福建省卫健委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青年科研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近30篇,其中13篇被SCI收录,荣获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福建省抗癌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项荣誉。科室主要成员参编“甲状腺良性结节、微小癌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2018版)”、中华医学会《超声E成像临床应用指南》,副主编《乳腺超声造影诊断图谱》,审稿专家《肛管直肠超声检查方法与报告规范中国专家建议》(2024版)。承担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及莆田学院理论授课及实习带教,近年来举办多期省级、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及超声造影在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