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纪检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队伍主动发现问题、正风肃纪反腐的能力,9月17日-19日,院纪委举办“清风赋能 实干促廉”专兼职纪检干部能力提升系列专题讲座。系列讲座由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余宏玉主持,院纪委委员、党总支及党支部纪检委员、专职纪检干部等70余人参加。 首场讲座由福建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沈瞿和教授主讲,他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主线,围绕“纪律处分条例与政务处分法规则的竞合贯通”“纪律建设必要性与演进路径的理论、历史、现实逻辑”“党的六大纪律和《条例》新增条款”“个人如何守纪于行”四大部分为参训人员全方位解读新修订《条例》,深刻阐明“纪在法前、纪严于法”的核心要义。授课深入浅出、案例与时俱进,在轻松愉快的交流气氛中把纪法条款切实做到了入脑入心。 第二场讲座由纪检办讲解分享医院纪检工作实务。授课从制度依据引入,明确了专兼职纪检干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清单;结合日常监督数据、“清单式”专项监督项目开展情况、提升监督质效的“业务深度、思想高度、执行力度”等内容总结复盘,以具体实例阐明监督即服务,要让问题止于未发,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守护医院“廉生态”。 系列讲座的收尾邀请福建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与政治学教研部郑济洲教授为学员们讲授《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他先以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党的百年斗争史为纲,从理论、文化、历史、实践四重逻辑阐明斗争精神是党和国家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继而从“生理—心理—情理—法理—本领”五个维度剖析斗争之难;最后给出“有识:坚定理想信念;有胆:坚守斗争意志;有谋:深化理论武装;有理:掌握斗争规律;有恒:保持战略定力”的斗争之策,鼓励大家把岗位当战位,把解决困难作为斗争现场,在风高浪急的考验中锤炼宽肩膀、真本领。 三天三场的系列讲座极大丰富了专兼职纪检干部的理论武装,对纪检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得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同时,系列讲座还开展了课程内容满意度调研,为今后提供更加切合学员需求的培训内容提供参考。纪委书记余宏玉对学员们提出殷切期望,她强调专兼职纪检干部要“学贵有恒、笃行不辍”,先学一步、想深一层、提醒一声,把党性锻炼刻进骨子里,把职业操守落到行动上,以更高站位、更硬作风,凝聚监督合力,更好地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护航医院高水平安全。 纪检办/供稿 吴嘉敏/文 谢文/审
行动不便、就医困难的肿瘤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业护士的精心服务。经过前期的各项准备,日前,我院正式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将三甲肿瘤专科医院的专业护理力量,通过“互联网+”精准送达肿瘤患者家中,为肿瘤康复人群开辟了一条温暖便捷的健康守护新通道。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响应省卫健委号召,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切实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我院护理部积极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由医院遴选、培训的注册护士,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居家患者提供服务,打破医院的边界,将护理拓展至社区和家庭。 首批上线的“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有:术后康复需专业护理、化疗间歇期健康指标监测、造口伤口、血管通道、淋巴水肿等专业护理等。这些看似常规却至关重要的护理服务,以往需要家属陪同在医院完成,如今只需通过平台预约,护士即可按约定时间携带专业器械上门服务。 “线上申请,线下服务”。如何享受这项贴心服务? 患者或家属只需打开“福建省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用户版”微信小程序,或在医院官方公众号中进入“互联网医院”栏目,点击“护士上门”功能,按提示填写个人信息、病情描述及服务需求,提交后即可等待医院审核与护士上门安排。系统将实时更新服务进度,方便患者随时查询。 “安全与规范是服务的生命线。” 我院护理部主任骆惠玉表示,“为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标准化服务流程、应急预案,对提供上门服务的护士进行专项培训和准入考核,考核合格的护士才能授予上门服务准入资格。” “以科技赋能护理,让‘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高效便捷与三甲肿瘤专科医院的专业在患者家中温暖交汇。”我院副院长方主亭表示,这项服务的启动,不仅为肿瘤患者及家庭减轻了负担,更是公立医院创新服务模式、深化人文关怀、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生动注脚,为助力健康福建建设增添了温暖而有力的一笔。 护理部/供稿 骆惠玉/审
8月18日,我院举办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活动。院领导、全院中层干部与青年医师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属于医师自己的节日,感受医师职业的荣耀与自豪。 会上,院党委书记刘景丰作题为《新时代医者职业素养的新内涵——科学之上是人道》的专题讲座。结合今年医师节主题“德馨于行,技精于勤”,深刻阐述新时代赋予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号召全院医师以红医精神为指引,以裘法祖、吴孟超、陈国熙、陈孝平等医学前辈为榜样,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崇尚医德、钻研医术、秉持医风、勇担重任,筑牢理想信念,恪守职业准则,将个人成长融入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大局,为护佑人民健康、推动医院发展再立新功。 护理部骆惠玉主任医师作《学习红医精神 做好健康守护者》交流讲座,宣讲第34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我院护理部原主任张谨瑜先进事迹,带领大家深入学习“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红医精神内核,汲取奋进力量,并将其转化为立足岗位、精进业务、服务人民健康的强大动力,共同谱写新时代红医精神的新华章。 大会隆重表彰了获得“从医40年奉献奖”和“从医30年银杏奖”的医师们。获奖医师们数十年如一日,将青春和智慧奉献给医学事业和医院发展,他们的坚守与付出赢得了全场持久而热烈的掌声,深刻诠释了“德馨于行 技精于勤”的深刻内涵。 我院还开展大型专家义诊活动,肿瘤内科、外科、妇科及放疗科共12位知名专家免费为当天来院的患者提供咨询、就诊指导,共同度过一个健康而有意义的节日。 医师节当天,孙阳院长等院领导还到病区向临床一线医师送上暖心蛋糕,共同祝贺医师节快乐。 医务科/供稿 林菁菁/文 徐海鹏/审
为持续推进行风作风建设,共建“亲清”医商关系,强化风险环节全过程把控,拧紧医商“双向责任”链条,8月13日,院纪委组织召开第二批重点岗位项目服务商集体廉政约谈会。副院长陈国龙、院纪委书记余宏玉,基建办、总务科、保卫科、纪检办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以及10家服务商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围绕“责任再压实、攻坚再加力、廉洁再深化”三方面进行集体廉政谈话,并就聚焦重点项目难点攻坚发力、廉洁自律监督管理等作了交流。 会议强调,扎实开展工作与廉政建设相辅相成,高质量完成工作是廉政建设的根基,建立规范透明的“亲清”医商关系,划定“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合作红线,通过“以谈促防、以谈促管”,推动形成遵规守纪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为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让群众感受真成效,获得真实惠。 纪检办/供稿 吴嘉敏/文 谢文/审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即将来临之际,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总工会向社会公布2025年福建省“最美医师”名单,我院放疗科主任医师林少俊名列其中。 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从医三十载,林少俊以“红医精神”为指引,践行医者仁心、诠释大爱担当,以“甘于奉献”的赤子之心深耕临床一线,以“大爱无疆”的仁医情怀守护百姓安康,将“敬佑生命”的誓言融入每一次精准操作与学术探索。 救治患者哪怕1%希望也要尽100%努力 林少俊作为国内头颈部肿瘤放疗知名专家,在鼻咽癌诊疗中首创“小靶区勾画”技术体系,建立精细化放疗规范,使放疗副反应发生率降低30%以上。面对晚期患者,他始终秉持“哪怕1%希望也要尽100%努力”的信念——曾连续48小时不眠不休调整复发鼻咽癌患者的放疗方案,最终使肿瘤灶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带领团队在鼻咽癌诊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年生存率90%,已治愈的数千名患者生活质量良好。团队成果在全国50余家三甲医院推广,他说,“我们的目标是让鼻咽癌患者像健康人一样长期生存。” 用“匠心”改写鼻咽癌治疗史 作为《鼻咽癌临床靶区勾画及剂量设计指引国际指南2024版》牵头制定者,林少俊学术成果被全球14国顶尖专家认可,被誉为“改写鼻咽癌治疗史的里程碑”。他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牵头修订的 UICC/AJCC 第八、九版鼻咽癌分期标准被国际指南采纳,使中国分期体系与国际接轨,年惠及患者超10万例;以第一作者在《Cancer Cell》等顶刊发表的 “鼻咽癌个体化放疗”研究,被写入鼻咽癌诊疗规范并全国推广。2022年当选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候任主委,先后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福建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此外,他还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抗癌协会先进工作者、紫金科技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让创新成果惠及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 “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才能惠及更多百姓。” 自2010年发起“鼻咽癌规范化诊疗基层行”活动以来,他每年带领团队奔赴全省鼻咽癌高发区域,开展义诊筛查与科普宣教,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他联合科研机构建立“靶向药援助绿色通道”,为困难患者构建生命保障线。正如患者家属在感谢信中所写:“林主任不仅治好了病,更让我们感受到医者仁心的重量。” 三十载医路漫漫。林少俊以仁心为灯、奉献为炬,在肿瘤防治的战场上构筑起生命堡垒。用精准放疗的“妙手”驱散病痛,以下沉基层的“热忱”传递温暖,更以科研创新的“匠心”改写诊疗历史。如今,他仍在门诊室细解病情、在课堂上传道授业、在实验室潜心钻研 ——用毕生所学诠释“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以榜样力量感召着无数医者在守护健康的道路上,继续弘扬和书写“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和时代答卷。 (人事科、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