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改善服务行动,我们永远在路上

发布时间 :2017-12-15 08:42 | 来源:本网

   2015年5月以来,按照国家、省卫生计生委关于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行动计划有关工作的要求,我院坚持改善医疗环境、创新服务模式、深化服务内涵的原则,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烦问题,切实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成效明显,亮点纷呈。
   更便捷——患者就医流程更加顺畅
   通过优化诊室布局流程、保持环境清洁、设置醒目标识、完善便民措施、规范窗口服务、强化门诊工作等方式,为患者尽可能提供干净、整洁、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就医秩序不断改善。实施医护人员角色转换,以患者的角度亲身体验门诊就诊及各项医技检查的流程、注意事项以及术后患者、乳腺癌患者、癌痛患者等的健康宣教拍摄成微视频。并利用医院候诊室的宣传电视及微医院等终端滚动播出相应的宣教指导微视频。既能让病人更为直观地了解检查流程和注意事项,又能让医务人员工作起来事半功倍,有效地节省了紧张的医疗资源,同时,促进医患和谐,构建新型合作型医患关系。
   更省时——深入推进预约诊疗服务
   通过网络、微信、电话、现场、诊间、自助终端机等6种途径进行预约,并建立预约号源管理平台,充分发挥导诊职能作用,主动引导患者进行预约就诊,重点宣传推广“预约优先”的就诊理念。执行“分时段预约就诊”服务,根据不同专科、病种特点,结合每个医生的诊病速度,调整医生的看诊间隔时间,缩短患者等候时间,优化就诊环境;合理配备医疗资源,公开开诊科室、专家和预约服务信息,规范医师出诊管理,对专家准入与退出、专家替代与停诊等制定可操作性的管理措施,并通过电子显示屏滚动公告专家停诊、替代出诊信息,同时与已预约患者进行沟通,减少医方失约率。
   更舒适——启用新外科大楼
   2017年8月19日起,新外科大楼正式启用,放疗科、特需病房、外科全部病区及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病理科、超声科等支撑科室先后搬进新大楼。大楼设置床位1150张,总建筑面积78159平方米,设有地下停车位300个。病区内干净整洁、温馨舒适、走道宽敞、设计人性化,全新多功能病床,让患者住院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就医流程更加优化便捷,医疗服务能力和规模将显著提升,极大缓解我省及周边肿瘤患者看病难、住院难问题。
   更贴近——进一步发挥信息优势将分级诊疗落到实处
   利用信息手段,将医联体内各个医院构成一个“医疗网络”,实现远程查房、远程读片、远程会诊等,病人不用转院,就能得到诊断。帮扶市县综合医院肿瘤科建设,完善肿瘤疾病分级诊疗模式、肿瘤患者双向转诊机制,开通转诊绿色通道。组建肿瘤单病种联盟,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开启远程会诊,与省内23家医院组建福建省肺癌多学科诊疗联盟,将分级诊疗落到实处,并让信息手段发挥作用,尽量“人不跑,数据跑”,同时,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内知名专家团队的优质服务。通过新媒体、微信、官网等途径告知医院就诊时段分布信息,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同时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供检验报告自助打印、手机短信、微信平台、电话告知等多种形式的查询服务,有效的减少了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患者门诊检查、缴费、取药和办理住院手续排队时间。
   更节约——开展日间治疗节约住院费用和卫生资源
   为解决肿瘤患者住院难现状,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2008年在全省率先探索日间模式开展肿瘤日间治疗,以住院模式收治行放化疗、免疫治疗、营养支持、术前等病情稳定且生活自理的肿瘤患者。由各主诊组医师负责患者全程诊疗,3名副主任医师和50名护理人员组成日间团队实施具体诊疗护理工作。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目前日间治疗室日均住院人数达700多人,通过优化流程、实施多元无缝隙的延伸护理服务等,患者平均住院日显著缩短,医疗费用明显降低。日间治疗室荣获2017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之合理调配诊疗资源十大价值案例。
   更温暖——深化优质护理
   运用PDCA循环管理和护理品管圈(QCC)等质量控制工具对护理质量与安全科学管理。延伸优质护理服务,通过资源整合,创建3+5+N模式,即设立3个俱乐部(造口俱乐部、粉红丝带俱乐部、爱鼻俱乐部)、打造5个专科护理(血管通道专科护理、造口伤口专科护理、心理专科护理、营养专科护理、疼痛专科护理),以实现构建N种延续性服务模式,将整合医学、人文和延续护理结合起来,实现患者身、心、灵全面照护及人性化关怀的全方位服务。“优质护理四重奏”获2016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医院擂台赛十大价值案例。
   更规范——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持续开展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为主题的专项活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及肿瘤综合治疗指南,形成贯穿医疗过程各个环节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推进多学科综合治疗建设。在原有肺癌、乳腺癌、淋巴瘤、胃肠肿瘤4个综合门诊的基础上,2016年增设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多学科综合门诊,并首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加入,担任特聘专家、顾问。同时对综合治疗进行结构调整,由松散型逐步过渡到紧密型的单病种诊疗中心,新成立肺癌诊疗中心、病理会诊中心、肝癌多学科综合诊疗中心等,发挥综合治疗在肿瘤疑难病例诊断、治疗、康复的作用,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诊疗管理。
   更和谐——开展志愿活动和人文教育培训
   积极落实医务人员志愿服务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开展肿瘤专科志愿服务,举办大型专家义诊活动、大型科普报告会等,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签订党员与社区的共建协议,传播科学抗癌理念、普及抗癌知识,志愿者创作的《体检漫画图》获得健康科普漫画全国十佳好成绩。“粉红丝带俱乐部”定期为乳腺癌病人提供康复指导与心理咨询,“造口俱乐部”积极为造口人及家属搭建学习、咨询、交流、互助的平台,提高造口人生活质量,帮助他们重树生活信心,“粉红丝带俱乐部”荣获福建省品牌志愿服务队项目、省直机关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造口俱乐部”荣获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推出“鼻咽癌俱乐部”、“癌痛病人俱乐部”等志愿者品牌项目,不断增强肿瘤患者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注重人文教育与培训,把人文教育内容列入科室政治学习以及党支部学习中.采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国内专家作有关和谐医患关系、人文建设的专题讲座。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