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认识与预防

发布时间 :2020-01-29 14:54 | 来源:本网
   最近正在全国各地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迅速,传染性强,症状相似,疫情严峻。这些特点符合中医“瘟疫”、“疫病“、“疫毒”范畴。如《黄帝内经》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其发病原因有二:一是感受疫戾之气(即病毒),二是与气侯反常有关,即非其时有其气,六淫之气相互兼夹,所以疫毒迅速扩散。结合武汉多雨潮湿,湿气较重,寒湿困脾阻肺,影响气机升降,出现疲乏,纳差,干咳,胸闷,发热或不发热,逐渐发展,湿邪郁而化热,夹毒,夹瘀,病情复杂,严重者逆传心包,内闭外脱,出现呼吸困难、衰竭,神昏,甚至死亡。
   对于瘟疫,人们并不陌生。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次的瘟疫,无论是汉代的伤寒,还是明清时期的温病,以及天花,鼠疫,疟疾,近些年的非典,埃博拉病毒等等,中医药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防治瘟疫方面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方法。相信这次中医药也一定能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作用。对于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个人防护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聚群,少外出外,祖国医学也有许多非常实用、有效的预防方法。
   塞鼻涂鼻法
   由于该病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发病途径主要是从鼻腔和皮毛,所以防止病邪从口鼻皮肤而入就显得十分重要,戴口罩及眼镜、防护服是一个阻断病邪进入鼻腔体表一个非常有效办法,由于鼻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通道,故鼻腔用药也可起到预防作用,如药物塞鼻,涂鼻,药物熏鼻。对于密切接触者,可用棉棒沾香油少许涂擦于鼻腔粘膜,每日3至5次。如《串雅内外编》在辟疫条下指出:“凡入瘟疫之家,以麻油涂鼻孔中,然后入病家去,则不相传染“。再如明代吴琨在《医方考》中说:“凡觉天行时气,恐其相染,以雄黄豆许用绵裹之塞鼻一窍,或用大蒜塞鼻,皆良。”
   熏消法
   艾叶用于预防瘟疫有几千年的历史,可以在人群聚集处,病房熏艾条以祛邪避秽, 除湿杀虫消毒。在家中也可以苍术50克,艾叶15克,薄荷5克,以2500毫升水,微沸,熏蒸面积20-50平米,间断通风。以芳香辟秽,达到室内消毒目的。
   代茶饮
   桑叶1克,苍术3克,银花2克,陈皮2克
   功效:避秽解毒,宣肺和中
   用法:1日量,代茶饮,每次开水300毫升,日二次,温服。
   对于平素体质虚弱者,可选用下方:
   黄芪18克,白术10克,防风8克,霍香10克,苏叶6克
   功效:益气扶正固表
   用法:1日量,每次煎药汁150-200毫升,日二次,温服。
   艾灸法
   可以艾灸合谷,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可以起到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
   佩戴香囊法
   佩戴香囊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民间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可用羌活3克,艾叶3克,苍术3克,细辛3克,吴茱萸3克,或用霍香、佩兰、银花、菊花、桑叶等份研成细末,装入布袋中,挂佩胸前,时时用鼻闻之。注意孕妇及过敏者不宜用。
精神饮食起居调摄法
   除了合理的饮食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精神因素在瘟疫的预防中也很重要,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思想上不要恐慌,恐慌会降低人体免疫功能,做到恬淡虚无,真气才能从之,只有精神内守,才能病安从来。只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才能正气旺盛,疫毒之气就不会侵入。
   上工治未病,如何让人不得病,不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是中医几千年来预防保健重要思想,几千年来抗疫实践证明这些古老的方法行之有效,值得借鉴。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瘟疫肆虐,我们都挺过来了,相信坚持中西医结合,认真对待,防治得当,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守护健康。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