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医工交叉造福患者,我院自主研发医学3D打印系统成功应用妇科放疗

发布时间 :2022-09-01 08:23 | 来源:本网
  日前,我院妇科放疗、腹部放疗科与物理师团队利用我院自主研发设计的3D打印系统成功地为一例难治性宫颈癌患者实施3D打印技术引导下的后装近距离插植放疗。这标志着我院自主开发的3D打印技术走向成熟及妇科后装近距离放疗技术的新突破。
  妇科放疗科冯梅主任介绍,该手术患者为宫颈癌复发病例,在北京、上海、厦门等地大医院辗转后选择我院治疗。根据病人病情,我院成立了由妇科放疗、腹部放疗、影像、放射物理组成的宫颈恶性肿瘤多学科团队进行讨论评估,最终认为该病人适合3D打印技术引导下的经阴道行阴道、宫颈、宫旁联合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并采用布拉格模式(间歇性周期性大剂量照射)实现对复发肿瘤的有效和安全的控制。
  冯梅主任牵头制定了总体治疗方案,确认放疗靶区及治疗剂量。腹部放疗科陈炬辉主任医师负责3D打印技术与临床的融合过程,包括体位固定、定位扫描、靶区勾画、穿刺针道设计、3D模版的复位验证和术后计划评估;柏朋刚高级工程师带领的3D打印团队负责物理计划设计,模板设计和打印,确保放疗计划的精确和安全。冯梅主任和陈炬辉与3D打印团队对方案多次探讨修改后最终确认,对患者进行精细化3D建模,个体化制作施源器。
  治疗过程中,团队成员充分合作,冯梅、陈炬辉联合进行后装插植手术。术中柏朋刚高级工程师对该病例进行了术后的实时验证和在线调整,保证了在给予肿瘤最大有效打击的同时充分保护好周围的正常器官。
  该患者经过3D打印技术引导下的精准近距离插植放疗,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肿瘤各项指标也呈现好转趋势,目前继续定期进行治疗。
  冯梅主任医师表示,3D打印技术引导下的个体化近距离插植放疗,适用于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放疗后野内复发及对放疗不敏感的恶性肿瘤,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3D打印技术的应用,确保了后装插植操作过程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本次病例采用了我院自主研发设计的3D打印技术,成功地为患者进行个体化3D建模,安全顺利完成插植过程,术后计划验证精准有效,标志着我院宫颈癌治疗进入到个性化,精准化的放射治疗时代。对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我院的服务患者的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柏朋刚3D打印团队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顺利完成新技术的转化,标志着我院3D打印技术已经走向成熟,体现出医工结合、协作创新的精神。今后,我院将继续探索把3D打印技术用于各个不同的瘤种,对难治性复发性肿瘤实施精准打击,造福更多患者。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