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医疗案例|争分夺秒!肿瘤与血管介入科妙手巧破“上腔静脉阻塞”难题

发布时间 :2024-04-02 17:05 | 来源:本网

  上腔静脉综合征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完全或不完全上腔静脉及其主要属支狭窄或阻塞,导致的上腔静脉回流障碍。常见的症状包括头颈部的肿胀感、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等,是肿瘤科急症,如不及时干预,进一步可导致缺氧、颅压增高,甚至死亡。对于因肿瘤压迫导致上腔静脉部分狭窄的患者介入处理相对比较容易,但对于各种原因导致上腔静脉完全阻塞的患者,“打通”闭塞的血管,介入手术有时比较棘手,往往需要更高超的手法。

  
我院肿瘤与血管介入科成功为一例中央型肺癌并发完全闭塞型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开通闭塞血管并植入上腔静脉支架
  该患者因中央型肺癌在上海某医院化疗后疾病进展导致头面部浮肿就诊我院放疗科陈明秋博士、姚奇伟博士、杨百华主治医师团队,经常规消炎、消肿药物治疗及放疗,患者头面部浮肿进行性加重,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陈明秋副主任分析认为,患者中央型鳞癌,常规放疗治疗有效,但起效比较慢,该患者胸部增强CT显示上腔静脉已经完全闭塞,病情严重,需介入科先行疏通闭塞的血管,为患者进一步治疗创造机会。
  肿瘤与血管介入科郝明志主任医师会诊后认为CT显示上腔静脉及右头臂干完全闭塞,手术难度极大,需紧急介入下开通闭塞的上腔静脉。在与我院副院长方主亭教授仔细讨论手术细节后,患者被紧急送往介入手术室。
  由于患者上腔静脉完全闭塞,单纯股静脉入路导丝难以打通闭塞的血管,郝明志主任医师带领陈起忠主治医师又为患者开通了右侧颈静脉入路,经过近2个小时的努力,双入路超硬导丝成功开通了闭塞的右头臂干静脉及上腔静脉,并植入血管支架,球囊扩张血管通道后,患者胸闷气喘,立竿见影地获得改善,手术顺利结束,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术后12个小时,患者头颈部浮肿消退。
  方主亭副院长表示,恶性肿瘤并发的上腔静脉综合征在就诊时大多失去根治性治疗机会,因此血管介入治疗是一种非常重要、微创的减症治疗手段。有效率可达90%以上,且症状缓解快,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能为患者进一步积极治疗创造机会。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