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秋老虎”来临,药品还需“避虎”

发布时间 :2024-08-28 18:42 | 来源:本网

  虽说三伏天已过,但今年的“秋老虎”来势汹汹,高温天气持续,人怕热,药品也怕热。高温之下,很多药品容易出现变质、失效,夏季更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高发期。我们的药师也整理了近期患者提出的有关于药品的保存问题。

  “口服靶向药怎么保存?直接室温存放吗?”
  “我在门诊西药房取完药,药品有冷藏要求如何带回家?”
  “直接用冰块包裹起来会影响药效吗?”
  别着急,药师为您一一解答。
  一、了解药品的储存条件
  虽然我们所取的药品各不相同,但都必须遵循药品说明书的储存要求。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药品运输及储存的事项,可以帮助我们更安全、有效地服用药品。
  比如乳腺癌患者服用的吡咯替尼说明书要求“密封,在 25 ℃ 以下干燥处保存。启封后保存不得超过一个月。”
  肺癌患者服用的伏美替尼说明书要求“避光、密封,25 ℃ 以下保存。”
  前列腺癌患者服用的阿帕他胺说明书要求”不超过 30 ℃ 保存,置于原包装中,请勿丢弃干燥剂,以避光防潮。“
  对于“避光、密封、常温”等字眼,我们的患者可能比较陌生,具体应该如何操作,我们来看看药典里的相关规定。
  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药品贮藏与保管的基本要求:
  遮光:系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例如棕色容器或黑色包装材料包裹的无色透明、半透明容器;
  避光:系指避免日光直射;
  密闭:系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密封:系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
  凉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
  冷处:系指2~10℃;
  常温:系指10~30℃。
  除另有规定外,[贮藏]项未规定贮存温度的一般系指常温。
  所以,切记要根据药品说明书中[贮藏]的具体要求存放药品。
  二、药品运输的注意事项
  我们不管是出院带药,还是从门诊西药房窗口取药,将药品从医院带回家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1.选择合适的容器:
  患者取药后,先根据药品数量多少,运输温度要求、易碎程度选择合适的包装。可以使用医院提供的药品袋,或自备气泡膜包裹、保温袋、小型保温箱等。对于需要冷藏的药品,可以使用带有冰袋的保温箱。
  2.避免阳光直射:
  夏季阳光强烈,直射可能会导致药品变质。在取药回家路上,尽量将药品放在阴凉处,如果患者是开车回家,可以将药品放在车内阴凉处,比如扶手箱内。不要放在车内太阳光可以直射到的座位,也不要放在后备厢,后备厢温度可能更高。
  3.注意温度:
  福州的夏天日最高气温均在35℃以上,如果放在熄火的车辆内,阳光曝晒后车内温度通常都会高于50℃。对于路途较远的患者,如将冷藏药品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会影响药品质量,增加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特别是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假期,许多异地的患者会提前取药回家团圆,更要注意路途药品的存放。对于需要冷藏的药品,除了可以提前准备好车载冰箱,也可以使用冰袋或冰块放在保冷装置里来维持低温。但要注意不要让药品直接接触冰袋,可以用毛巾或泡沫塑料隔开,以防止冻伤药品。
  临床上常见的冷藏药品一般为生物制品,有胰岛素、蛋白制品、干扰素、细胞因子、单抗、口服活菌等。生物制品大部分稳定性差,极易受温度影响,对温度严格要求为2-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药品的质量。
  三、药品变质的识别
  我们患者即使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药品仍有可能因储存不当而变质。我们要学会以下是一些识别药品是否变质的常见方法:
  1.外观变化:观察药品的颜色、形状是否发生变化。例如,片剂出现斑点、粉末结块、胶囊软化等都可能是变质的迹象。
  2.气味异常:某些药品变质后会产生异味。如果闻到不寻常的气味,应考虑药品可能已经变质。
  3.溶液浑浊或沉淀:对于液体药品,如果原本清澈的溶液变得浑浊或出现沉淀,可能意味着药品已经变质。
  4.包装破损:如果药品的包装出现破损、潮湿或膨胀,内部的药品可能已经受到污染或变质。
  如果发现任何药品可能变质迹象,请不要继续使用该药品,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高温天气药品的安全储存和运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正确的储存和运输方法,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确保治疗效果。记住,每种药品都有其特定的储存要求,患者如果对于药品贮存或者使用上有疑问,我院药剂科开设药学门诊,位于门诊大楼2层综合诊区,每周一到周五上午,欢迎前来咨询。
  福建省肿瘤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黄春萍/文
  福建省肿瘤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刘文彬/审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