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抗癌药“过敏”,要“忍”?还是“不忍”?

发布时间 :2024-11-04 18:13 | 来源:本网

  近日,我院药学门诊陈娟副主任药师接诊了一位因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而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的乳腺癌患者。

  该患者于2022年确诊左乳癌浸润性癌伴腋窝淋巴结、全身骨转移,服用达尔西利(乳腺癌靶向药)之后发生了皮肤相关的不良反应,严重的瘙痒让患者“忍无可忍”。患者担心影响后续的治疗,来到我院药学门诊进行咨询。
  
01.什么是抗肿瘤药物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呢?
  临床上将抗肿瘤药物治疗之后引起皮疹、痤疮、干燥、瘙痒等问题统称为皮肤不良反应。
  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基本可以分为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根据药品说明书,靶向治疗药物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部分药物可达90%,细胞毒性化疗药物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次之(30% ~ 70%)。
  但是,部分皮肤的不良反应是可逆的,当停用抗肿瘤药物后,这类皮肤反应都会慢慢改善,因此患者不用特别担心。
  
02.在抗肿瘤药物治疗过程中,为什么会发生皮肤不良反应呢?
  在整个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抗肿瘤药物特有的作用机制和代谢特点,使其不仅会杀灭体内的肿瘤细胞,同时也会伤及正常细胞,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更是重灾区。
  
03.皮肤不良反应有哪些?
(参考《抗肿瘤药物相关皮肤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共识2023》)
  
04.如何预防皮肤不良反应的严重化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多数皮肤不良反应的仅为1~2级(从轻到重分1-4级),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据统计,皮肤不良反应导致治疗中断或停药的比例为30% ~ 80%。因此,患者及家属应在开始使用抗肿瘤药物治疗时就要做好预防、护理措施,避免诱发或加重症状。
  1.避免暴晒:外出可以打伞、穿防晒衣、戴墨镜,涂抹SPF(防晒指数)>30的防晒霜等。
  2.皮肤护理:做好皮肤清洁,可以使用润肤霜保持皮肤湿润,避免使用刺激性或碱性洗漱用品。
  3.生活管理:勤换衣物,选择柔软、宽松的棉质衣物、床单,避免摩擦。定期修甲,避免抓挠。
  4.饮食管理: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保证患者充足营养。
  
05.如果已经发生皮肤不良反应,该怎么处理?
  1.患者在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第一个迹象时,建议尽快告知医生。包括发热或灼烧感、瘙痒、肿块或水泡、指甲裂缝或皮肤干燥。由医生评估后确定是否需要调整肿瘤治疗方案或者加用药物干预,患者在使用药物时遇到困难也可以到药学门诊进行咨询。
  2.常用的干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类、抗组胺药、四环素类抗生素、皮肤保湿剂等。
  局部用药:克林霉素、氢化可的松软膏局部涂擦可以减轻皮疹程度;另外莫匹罗星软膏、炉甘石洗剂等都可以作为局部治疗的药物。
  重度皮疹:在经过医生诊断后,确定是否需要暂停使用抗肿瘤药物,口服米诺环素及局部使用克林霉素、曲安奈德软膏等。
  合并感染: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和脓性分泌物,要注意保持皮肤干净,不要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者口服罗红霉素等。
  所有药物的选择和具体使用都请咨询医师或者药师!
  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皮肤问题”,会瘙痒、疼痛、不美观等,早期可能不严重,但是随着肿瘤治疗的持续进行,不加以重视或干预,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会影响抗肿瘤治疗,危及生命。千万不要忍一忍!
  
挂号就诊
  药学门诊需要挂号就诊(可享受国家医保报销)
  看诊时段:每周一至周五 8:00~12:00(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门诊地点:位于门诊大楼2层综合诊区
  福建省肿瘤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黄春萍/文
  福建省肿瘤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刘文彬/审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