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胃外科为一例胃癌转移患者进行“化疗+免疫治疗”后,成功实施“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患者李先生(化名)8个月前因上腹反复胀痛就诊当地医院,检查结果提示(胃体-胃角)低分化腺癌,为寻求更好的医疗帮助,慕名求诊我院胃外科负责人陈路川主任医师。
医疗团队为其完善相关检查发现胃肿瘤大小约11cm,侵犯浆膜外并伴有胃周淋巴结肿大,属于中晚期胃癌。经胃肿瘤多学科(MDT)讨论,专家团队认为其属于弥漫浸润型胃癌,易出现隐匿的腹膜转移,建议行腹腔镜探查。检查后,诊断为贲门-胃体-胃窦低分化腺癌伴腹腔转移。陈路川主任医师再次组织多学科讨论,通过综合评估,最终为他制定了“化疗+免疫治疗”的方案。
经过8个周期的转化治疗,患者复查CT提示原发病灶及转移灶较前明显缩小,再次复查胃镜提示肿瘤退缩仅为瘢痕样。在麻醉科及手术室的配合下,手术团队为其实施“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术后患者进入快速康复(ERAS),顺利出院。
陈路川主任医师介绍,我国三大胃癌诊疗中心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报道显示:IV期为12%,IIIB期为32.9%,IIIC为18.9%,因此,此类型患者如果直接行手术切除,意味着接近90%的概率将很快复发转移。
陈路川主任医师是福建省肿瘤医院大外科、胃外科负责人、胃肠综合诊疗小组组长,多年来一直带领团队通过积极探索各类前沿方法抗击中晚期胃癌,2021年,在国内率先开展“TAOS-3B研究”,应用最先进的“化疗+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方案,结果显示:所有的患者均可获得疾病的有效控制,41.0%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切除的胃里癌细胞残余不足10%,而17.9%的患者甚至切除的胃里都找不到具有活性的癌细胞,这一方案治疗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有2.5%,显示化疗+抗血管生成靶向+免疫治疗在中晚期胃癌尤其是IIIB-IIIC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中初见成效。这一学术成果被包括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病学会议(ASCO-GI)、欧洲肿瘤内科免疫学大会(ESMO-IO)、日本胃癌年会(JGCA)的多项国际著名会议报道。
基于此研究结果,2023年,陈路川主任医师团队进一步扩大研究患者数量,启动了针对这三类患者的TAOS-3B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将这一治疗方法推广向全国,得到了全国同行的积极响应,目前已有更多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