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胸部肿瘤内科专家团队为一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肿瘤明显退缩。
2023年11月,59岁的吴先生(化名)被诊断为右肺淋巴上皮癌IIIB期,接受化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次年10月,复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病灶增大及新增横膈淋巴结转移,随后转诊至我院胸部肿瘤内科。
何志勇主任、林动主任医师团队接诊后,全面评估病情,认为其符合胸部肿瘤内科正在进行的“评价SYS6010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初步疗效的I期临床试验”。
自去年12月以来,吴先生已完成4个周期的治疗。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近期复查显示右下肺及淋巴结转移灶明显缩小。
目前,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可选择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或免疫治疗,大多数在7-9月后出现疾病进展。然而,进展后的二线治疗选择非常有限,以化疗为主,有效率低。近几年,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njugates,ADC)在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这是一类将单克隆抗体与高活性细胞毒性药物通过连接子偶联起来的创新药物,能够精准靶向癌细胞,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然而,ADC类药物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价格昂贵,参加临床研究是获得该类药物治疗的最佳途径。
SYS6010是以EGFR为靶点的ADC类药物,大部分非小细胞肺癌可出现EGFR蛋白过表达。SYS6010与肿瘤表面的EGFR受体结合后,通过内吞作用进入到细胞内,诱导DNA损伤及细胞凋亡,达到抗肿瘤作用。此外,我院胸部肿瘤内科目前正在开展多项ADC类药物的临床研究,包括TROP2-ADC、HER3-ADC、cMET-ADC、B7H3-ADC等,对免疫治疗耐药、靶向治疗耐药的肺癌患者是非常好的治疗选择。
科室介绍
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是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胸部肿瘤综合治疗中心。现下辖3个病区,编制床位99张,致力于肺癌、食管癌、胸膜间皮瘤、胸腺肿瘤等胸部肿瘤的治疗,年均收治患者17000余人次。近年来,在高质量完成临床工作基础上,积极开展临床研究。目前,科室承担了近200项国际或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努力为广大肺癌、食管癌等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手段和最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