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揭秘射波刀治疗全流程:从定位到治疗的科技之旅

发布时间 :2025-05-19 16:15 | 来源:本网

  “医生说我需要做射波刀治疗,这刀到底怎么用?会不会很疼?”——这是许多患者在初次听闻射波刀时普遍存在的疑问。作为放疗领域中的“精准狙击手”,射波刀既没有传统手术刀的冰冷锋利,也不需要开刀见血。让我们通过一次“科技之旅”,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射波刀不是刀,而是“光的艺术”
  射波刀(CyberKnife)的学名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它通过数百条高能X射线从不同角度聚焦于肿瘤,像太阳光通过放大镜汇聚成焦点一样,在肿瘤处产生强大杀伤力,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核心优势
  ✅ 无创无痛,无需麻醉
  ✅ 毫米级精准,误差<1毫米
  ✅ 单次治疗仅需30-60分钟
  ✅ 可治疗全身多部位肿瘤(脑、肺、肝、脊柱等)
  
 
治疗全流程揭秘 从“三维建模”到“智能追踪”
  阶段1:个性化“肿瘤地图”绘制
  ❖ 黄金标记定位(部分患者需要)
  对移动幅度大的肿瘤(如肺部,肝脏肿瘤),医生可能提前在肿瘤附近植入米粒大小的金标,作为治疗时的“GPS定位点”。
  ❖4D-CT扫描
  患者在特殊扫描床上进行动态CT检查,设备会记录呼吸时肿瘤的移动轨迹,就像给肿瘤拍摄“运动慢动作”。
  阶段2:人工智能“作战计划”
  放疗医生与物理师团队将CT/MRI影像输入智能系统,通过三维重建技术生成肿瘤的"全息影像",结合AI算法设计射线路径:
  ❖靶区勾画:精确勾勒肿瘤边界(误差<1mm)
  ❖剂量雕刻:设定不同区域辐射强度(肿瘤中心高剂量,边缘梯度下降)
  ❖动态模拟:预演呼吸导致的肿瘤位移,制定实时追踪方案
  阶段3:治疗日——当机器人遇上“呼吸同步术”
  ❖Step1 智能床自动摆位
  患者平躺在治疗床,红外线摄像头自动识别体表标记,机械臂将身体调整至最佳角度。
  ❖Step2 呼吸同步追踪(以肺部治疗为例)
  ·天花板摄像头实时捕捉胸廓起伏
  ·治疗床随呼吸节律微调位置
  ·机械臂在1毫米范围内动态追踪肿瘤
  ❖Step3 射线精准“狙击”
  6轴机械臂围绕患者旋转,从1200多个角度发射射线,计算机每10秒校验一次肿瘤位置,确保焦点始终锁定目标。
  “就像做了一次加强版CT检查,全程清醒,只听到机器运转的轻微响声,皮肤有微微发热感。”肺癌患者张先生感慨道。
  
为什么选择射波刀?数据告诉你真相
  临床研究显示:早期肺癌射波刀治疗后3年局部控制率达95%,脊柱转移瘤疼痛缓解率超过80%。
  
温馨贴士
  治疗前:穿宽松衣物,治疗区域勿佩戴金属物品。
  治疗后:90%患者当天可正常活动,可能出现轻微乏力,多饮水促进代谢。
  随访建议:治疗后1个月首次影像复查,之后每3-6个月随访。
  “射波刀就像给肿瘤戴上了紧箍咒,而健康组织穿上了防弹衣。科技赋予我们更温柔的抗癌方式,请对治疗保持信心!”
  
科室简介
  福建省肿瘤医院腹部放疗科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心,也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室为福建省特色领先专业、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及福建省免疫和放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致力于在肝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直肠癌、脑胶质瘤等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和研究中取得突出成果。科室配备最先进的放射治疗设备,技术水平居国内前列,创造了多个国内或省内第一。近年来,科室积极开展高精度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ABRT和SBRT)及精准粒子植入,并率先在省内开展“3D打印模板引导下粒子植入”技术,首创“金标导引”应用于精准粒子植入。此外,科室还开展微波热疗和深部热疗技术,结合放射治疗提高疗效。
  福建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放疗科 陈炬辉 柏朋刚/文
  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 吴君心/审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