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原发恶性肿瘤是癌症治疗中的罕见难题,其诊断复杂、治疗难度高。陈先生(化名)在5年内先后经历了鼻咽癌和上颌窦癌的双重打击。
专家提醒,鼻咽癌和上颌窦癌均属头颈部癌,其中,福建等南方省份是鼻咽癌的高发区,出现鼻塞、血涕、面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2021年10月:查出鼻咽癌,精准放疗后临床治愈
2021年10月,57岁的陈先生因回吸性血痰和左耳耳鸣到医院就诊,经活检,确诊为鼻咽癌IVa期 (T4N1M0)。此时,肿瘤已侵犯颞叶,并有淋巴结多发转移。
面对复杂局面,我院鼻咽癌诊治中心邱素芳教授团队,为患者量身定制了“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方案。随后,通过影像引导,放疗团队精准勾画肿瘤靶区,将70Gy的高剂量精准聚焦病灶,同时保护脑干、脊髓等关键器官。治疗结束后复查显示,肿瘤完全消退,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消失,实现临床治愈。
2025年2月:巨大上颌窦癌侵犯眼眶 先辅助化疗再行手术
2025年2月,陈先生因左面颊部持续性疼痛到医院就诊,经PET-CT检查发现,他的左鼻腔-上颌窦区有巨大占位,并已侵犯眼眶及翼腭窝,最终确诊为“上颌窦低分化鳞癌IVa期(T4aN2M0)”。
上颌窦低分化鳞癌具有侵袭性强、压迫症状显著的特点,接诊陈先生后,邱素芳主任团队联合头颈外科、肿瘤内科、影像科启动了MDT紧急会诊。专家团队评估后认为,肿瘤范围广泛且毗邻眼球,直接手术或放疗风险极高。经充分论证,决定采用“白蛋白紫杉醇+顺铂”诱导化疗4-6周期,待肿瘤退缩后,再行根治性放疗或手术。
治疗前 治疗后
3周期化疗后,患者的左面部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基本消失。复查磁共振显示,肿瘤体积缩小超60%,眼眶受压缓解,为后续局部治疗创造宝贵机会。下一阶段,还将根据肿瘤退缩情况,制定根治性放疗或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方案,力争实现长期控制。
提醒:高危人群定期筛查,早防早诊
针对陈先生在五年内两度抗癌,邱素芳教授表示,双原发癌并非绝症!陈先生抗癌成功得益于“量体裁衣”的治疗策略——首次鼻咽癌以根治性放疗为主,二次上颌窦癌则采用诱导化疗+局部治疗的分步打击。邱主任表示,随着免疫治疗、ADC药物等新疗法的突破,即使是晚期患者,通过系统治疗联合精准放疗,仍有机会获得长期生存。
据介绍,鼻咽癌和上颌窦癌均属头颈部癌,前者与EB病毒、遗传及腌制饮食相关,后者多见于长期鼻窦炎、木工/金属暴露者。高危人群要重视定期筛查,如鼻咽镜、影像学检查等,并戒烟、减少职业暴露。若出现鼻塞、血涕、面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放疗科鼻咽癌学科群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头颈临床专科放射治疗学科群,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科)建设项目单位主要学科群之一、福建省特色领先学科,福建省肿瘤医院临床重点专业科室,人才、设备、技术、科研、教学的实力达国内一流水平。开科40年来,科室积极开展鼻咽癌诊治科学研究,积极开展诊疗的各项新技术,使得鼻咽癌的疗效得到大幅提高。现设2个专科病区,110余张床位,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共有主任医师9名(二级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0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6名,福建省高层次人才7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目前,年接诊鼻咽癌病例约1000例,承担了全省约一半的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任务。
(来源: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