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病理科团队研究成果《Methylation-based test for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melanocytoma(基于甲基化特异性荧光定量PCR方法鉴别良恶性黑色素细胞肿瘤)》在国际顶级皮肤病学杂志——英国皮肤病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中科院分区医学1区TOP,JCR分区1区,2023影响因子11分)发表。我院张文雯、柯龙凤主管技师等为共同第一作者,陈燕坪、陈刚主任医师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针对黑色素瘤和色素痣的鉴别诊断研发了一种高效、便捷的甲基化特异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定量PRAME和CLDN11的甲基化水平,在鉴别黑色素瘤和痣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标志着我院在黑色素瘤的病理诊断上取得新的突破,为黑色素瘤的鉴别诊断和早期筛查开辟了新方法和新方向。
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简介
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集医教研一体的一流肿瘤病理培训基地,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首批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首批淋巴瘤培训基地、福建省肿瘤精准诊断与免疫治疗工程研究中心和肿瘤精准医疗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建设科室,连续四届获“国家病理质控中心(PQCC)示范实验室”称号。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病理专家委员会副主委单位、福建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和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亦是国家卫健委病理质控中心(PQCC)委员会技术工作组组长单位、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技术学组组长单位、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淋巴造血疾病学组组长单位;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和福州大学博硕培养点。牵头成立福建省首个肿瘤病理诊断医联体中心。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知识全面,建立淋巴造血肿瘤、分子病理、肝胆胰肿瘤、妇科肿瘤、乳腺肿瘤、消化肿瘤、胸部肿瘤、软组织和骨肿瘤、头颈肿瘤、细胞病理等13个亚专科。分子病理室具备FISH、流式、PCR、一代测序、二代测序(NGS)五大技术平台,可实现肿瘤早筛、遗传性肿瘤筛查、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肿瘤分子分型、指导靶向药物治疗、肿瘤复发风险评估以及病原微生物检测,开展项目100多项,年检测量约3万例。在省内率先建立分子病理全流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从文库构建、测序分析到报告解读全流程。每年参加国家病理质控中心组织的多项室间质评项目,均以满分成绩通过。
黑色素瘤多学科诊疗小组简介
福建省肿瘤医院黑色素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小组(MDT)是由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妇科、超声科、护理等学科专家组成的一个多学科团队,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以黑色素瘤单病种为特色的综合诊疗小组。经过多年的建设,福建省肿瘤医院建成了涵盖各个领域黑色素瘤全学科体系,从病理、分子检测,影像学诊断,到躯干皮肤/肢端黑色素瘤规范手术,前哨淋巴结清扫,头颈部黑色素瘤、肛管、妇科直肠黑色素瘤以及复杂部位黑色素瘤均制定了详细规范的综合诊疗策略以及路径。在肢端以及黏膜黑色素瘤,中心形成了以多学科多模式相结合的综合诊疗特色,部分技术领域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病理科/供稿
陈燕坪/文
陈刚 陈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