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我院黑色素瘤、泌尿软组织肿瘤内科(肿瘤免疫治疗中心)陈誉主任医师担任主要研究者(PI)的GC101 TIL细胞疗法关键II期临床试验成功完成我院首例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细胞回输。
患者林先生(化名)确诊为肢端恶性黑色素瘤伴全身多发淋巴结转移后,历经多次治疗肿瘤仍然进展。恰逢我院启动GC101临床试验,经过严格筛选,林先生符合PD-1抗体治疗失败、存在可取材的肿瘤病灶、身体状况可耐受微创手术等入组标准。在得知有机会接受这种“用自己的免疫细胞抗癌”的疗法,林先生和家人立刻决定入组。
治疗团队通过微创手术获取林先生的肿瘤组织,在实验室成功提取并扩增出数百亿级别的TIL细胞。与传统TIL疗法不同,GC101采用低强度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羟氯喹片+信迪利单抗),无需高强度清淋化疗,回输后也无需注射IL-2。在接受GC101 TIL细胞回输过程中,林先生没有出现剧烈反应,只有轻微发热,且很快就恢复了。
经过一周期治疗后,复查结果显示,林先生体内的肿瘤缩小了31.8%,总体疗效评价为PR(部分缓解)。这一成果不仅为林先生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晚期黑色素瘤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陈誉主任医师介绍,黑色素瘤作为一种侵袭性极强的皮肤恶性肿瘤,在我国呈现出独特的“凶险”特征——肢端型占比约50%、黏膜型约17%,与欧美以皮肤型为主的病理类型差异显著,导致预后更差。TIL(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细胞具有特异性高、覆盖肿瘤靶点广、归巢能力强等优点。TIL细胞疗法以新鲜肿瘤组织为起始原材料,经过体外分离、修饰、扩增,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实现“以瘤治瘤”的精准治疗。2024年2月16日,全球首款TIL细胞疗法Lifileucel(LN-144)——Amtagvi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过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标志着实体瘤细胞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我国目前亦高度重视TIL细胞疗法的发展。
黑色素瘤、泌尿软组织肿瘤内科(肿瘤免疫治疗中心)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以黑色素瘤、泌尿软组织肿瘤为学科特色的肿瘤内科亚专业。科室编制床位32张,科室共有2名正高级职称专家、2名副高级职称专家和7名中级职称专家。作为福建医科大学与福州大学的博士、硕士培养点,科室现有1位博士生导师和3位硕士生导师。在学科带头人陈誉副院长的领导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科室在黑色素瘤、泌尿及软组织肿瘤内科的治疗和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陈誉主任医师、陈玲主任医师和林晶副主任医师作为主要执笔者,参与了多部国家级指南的制定。
科室注重临床与科研的结合,多位骨干成员参与和主持了十余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包括中青年重大项目、联合创新课题等。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在ASCO、ESMO等国际知名会议上进行报道和展示,并发表了60余篇SCI文章,其中包括在《JAMA Oncology》等刊物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2024年,围绕黑色素瘤核心内容申报的《肿瘤精准免疫治疗体系的构建和研究》项目,荣获福建省抗癌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自建科起,科室承担了70余项临床研究,跻身国内该领域第二,推动了5个创新药物的中国上市,赢得业界高度认可。在积极开展常规治疗手段的同时,科室还注重在新技术方面的探索,为患者提供先进的诊疗措施。目前,科室开展了“人工智能皮肤检查灯辅助皮肤疾病诊断技术”和“溶瘤病毒皮下注射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技术”等新技术,荣获“福建省肿瘤医院医疗技术创新奖”。这些新技术的引入使得科室能够不断提升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先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科室将继续关注和应用最新的医疗技术,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黑色素瘤、泌尿软组织肿瘤内科(肿瘤免疫治疗中心)/供稿
陈丽珠 陈雅莹/文
林晶/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