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骨软组织肿瘤诊治中心多学科紧密协作,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胸椎T11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整块切除(En-bloc手术)及围术期管理,目前患者恢复良好。这标志着我院在复杂脊柱原发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及多学科综合诊疗能力方面再攀新高峰。
罕见肿瘤侵袭脊柱 En-bloc手术成关键挑战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是一种罕见且具有特殊生物学行为的软组织肉瘤,好发于青少年及年轻成人,常转移至肺、脑和骨。ASPS是一种富血供肿瘤,其对放化疗相对不敏感,手术切除是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它原发于脊柱时,手术切除面临巨大挑战——椎体结构复杂,毗邻脊髓、大血管及重要脏器,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而“En-bloc”整块切除,要求将肿瘤连同其周围一层完整的正常组织屏障整体移除,是降低局部复发率、争取治愈希望的关键手段,但手术难度极高,风险巨大。
MDT协同作战 铸就生命防线
面对这一复杂病情,我院骨软组织肿瘤诊治中心迅速启动成熟的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汇集顶尖力量,为患者量身定制最优治疗方案,并在围术期全程保驾护航:
精准诊断奠基石:病理科专家凭借深厚功底,对肿瘤组织进行了精准分型诊断,为后续治疗决策提供了核心依据。超声科与放射诊断科则提供了高分辨率的术前影像学评估,清晰描绘了肿瘤范围及其与脊髓、血管的毗邻关系,为手术方案的精确设计提供了“导航图”。
介入栓塞降风险:肿瘤与血管介入科在术前实施了精准的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有效减少了术中难以控制的大出血风险,为外科医生创造更清晰、更安全的手术视野。
外科精准施治除顽疾:骨软组织肿瘤外科林飞跃主任医师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脊柱肿瘤手术经验,成功实施了胸椎T11肿瘤的En-bloc整块切除术,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了脊髓功能。
麻醉护航稳基石:麻醉科团队实施了精准麻醉管理,严密监控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脊髓功能状态(如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有效维持术中循环稳定,为长时间、高风险手术提供了坚实保障。
血液保障零延误:输血科高效联动,确保了术中用血的及时、充足供应,为实施手术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命支持。
重症监护促新生:术后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ICU),团队提供了高级生命支持与严密监护,精细化调整治疗策略,平稳度过了术后最危险的阶段。
协同应对并发症:术后出现胸腔积液及肺炎迹象时,胸外科团队及时介入,提供了专业有效的治疗,加速了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
手术室无缝衔接:手术室护理团队在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器械清点等环节高效专业,为手术流畅进行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支持。
内科治疗谋长远:肿瘤内科团队全程参与,除了制定术前的新辅助用药方案,同时评估术后病理,为患者后续可能需要的靶向治疗等全身治疗方案进行规划,力求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MDT:复杂肿瘤患者的“最优解”
本例高难度胸椎ASPS手术的成功实施,充分体现了骨软组织肿瘤诊治中心MDT模式的优势,其中包括:
决策更优化:汇聚多学科专家,包括与复旦肿瘤医院专家的连线,集思广益,制定出最科学、个体化的综合诊疗方案。
技术更全面:整合各领域顶尖技术(如介入栓塞、精准麻醉、脊柱肿瘤En-bloc技术、重症监护),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风险更可控:术前充分评估预判风险(如介入栓塞减少出血),术中多环节保障(麻醉、输血、护理),术后严密监护及时干预(ICU、胸外科),形成无缝衔接的安全防护网。
疗效最大化:通过整块切除(En-bloc手术)结合后续的系统治疗,为患者争取最佳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
目前,在MDT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者已顺利出院,正在积极康复中。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为该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充分彰显了骨软组织肿瘤诊治中心在挑战复杂疑难病例、特别是脊柱原发恶性肿瘤方面的强大综合实力。
我院骨软组织肿瘤诊治中心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深化和完善MDT协作机制,整合最前沿的技术与方法,致力于为每一位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提供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规范化、个体化诊疗服务,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福建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肿瘤诊治中心依托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深度融合,由骨软组织肿瘤外科牵头,充分利用肿瘤专科医院综合优势,组建多学科全程管理(MDT)团队,聚焦原发与转移性骨软组织肿瘤的精准化、个体化诊疗,以提高骨转移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为目标,规范骨转移癌的诊断及治疗流程。其由骨软组织肿瘤外科、软组织肿瘤内科、腹部肿瘤放疗科(骨软组织肿瘤专业)组成,并与病理科、放射诊断科、超声诊断科、核医学科、肿瘤与血管介入科、疼痛科及研究平台等相关专业,常规开展每周1次的多学科病例讨论,保持紧密的学科群关系。
骨软组织肿瘤诊治中心/供稿
郑志华/文
林飞跃/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