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从晚期癌症到无瘤状态!肠癌肝转移并非绝境

发布时间 :2025-08-11 17:01 | 来源:本网

  近日,一位乙状结肠癌肝转移的患者返院随访,经我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专家团队结合药物治疗、手术和微创消融治疗后,肿瘤得到控制。

  2023年8月,40岁的林先生(化名)在我院体检时发现肝脏长了多个肿块,初步怀疑为恶性肿瘤。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为乙状结肠癌,且已转移至肝脏(肠镜示距肛门16cm处有肿瘤,病理证实为腺癌),病情已属晚期。
  林先生就诊我院肝胆胰肿瘤内科后,杨建伟主任医师、黄莎副主任医师团队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并根据治疗情况随时调整。
  首先进行药物治疗,自2023年9月,根据患者的肿瘤基因特点(未发现特定的突变),进行FOLFOX方案化疗以及采用西妥昔单抗靶向药物。经过近半年的治疗,复查影像显示肝脏上转移的肿瘤明显缩小,从初始不可手术切除状态转变为可手术切除。原发肠癌经肠镜复查证实已完全缓解。
  接下来为局部治疗阶段,针对肝脏的转移瘤,2024年3月,我院肝胆胰肿瘤外科团队为患者实施了“肝转移瘤切除手术”,同时结合“超声引导下肝转移瘤射频消融术”,清除肝脏上所有转移病灶。至此,患者达到了“无瘤状态(NED)”。
  在医疗团队两年的精心治疗和管理下,林先生的肿瘤得到了控制。近期复查显示,他仍维持无瘤生存状态。
  黄莎副主任医师介绍,肠癌一旦转移到肝脏,通常进展迅速,单靠一种治疗手段很难控制。林先生治疗的成功,关键在于采用了‘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疗策略。药物治疗(化疗+靶向)缩小肿瘤负荷,为手术创造条件,并控制全身可能存在的癌细胞扩散。通过手术根治性清除可切除的肝脏转移灶。再联合射频消融等微创技术精准处理手术难以切除或残留的小病灶。这种综合治疗模式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针对肠癌肝转移,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的优势也在于个体化动态管理。治疗前,通过详细的分子检测(如免疫组化、基因检测),筛选最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案。治疗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如定期进行腹部磁共振检查),一旦药物治疗将肿瘤控制到合适程度,及时安排手术或消融等局部治疗,力求达到“无瘤状态”,为长期生存奠定基础。通过综合治疗,团队完全有可能将部分晚期癌症转变为可以长期管理的状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汇聚大批肝胆胰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为省内肝胆胰领域技术体系最完善、综合实力最强的诊疗团队,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新型靶向免疫药物治疗与放射治疗、钇[90Y]微球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转化后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等方面形成优势、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国内著名胰腺外科专家虞先濬教授及肝胆外科专家刘景丰教授共同担任中心主任。
  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是由肝胆胰外科、介入治疗、肝胆胰肿瘤内科、腹部放疗、中西医结合等专业技术团队组成的一体化运行的临床专科,结合影像、超声、病理、内镜等专业,形成紧密型的学科群,建立完善的综合诊疗技术体系并不断迭代更新,保持前沿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不同病人的个体化诊疗需求。
  肝胆胰肿瘤内科/供稿
  黄莎 蔡燕瑜/文
  杨建伟/审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