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淋巴瘤及头颈肿瘤内科】从吞咽困难到正常进食,精准治疗攻克晚期MALT淋巴瘤

发布时间 :2025-08-23 18:41 | 来源:本网

  近日,我院淋巴瘤及头颈肿瘤内科专家团队成功为一例病情复杂的IV期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简称MALT淋巴瘤)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肿瘤达到完全缓解。

  今年1月,方先生(化名)因持续乏力、咽喉异物感前往我院淋巴瘤及头颈肿瘤内科就诊。影像学检查显示,其肿瘤病灶累及左眼眶、左颌面部皮下组织、口咽部及右肺上叶。经病理诊断为IV期MALT淋巴瘤,MALT-IPI评分为1分。
  基于病理诊断与全面分期评估,林剑扬主任医师团队为患者量身定制了强度相对较高的R-CHOP方案。在2个周期的治疗后,评估达部分缓解(PR);第4周期评估时已实现大PR;完成6周期治疗后,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将继续接受定期随访。
  王杰松副主任医师介绍,MALT淋巴瘤作为惰性淋巴瘤,治疗需严格把握治疗指征,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III-IV期患者,若无明确治疗指征(如明显症状、快速进展、巨大肿块或器官功能受损等),通常建议“观察等待”,因过早干预并不能延长生存。该患者因口咽部肿块巨大,已严重影响进食,符合治疗指征。虽边缘区淋巴瘤常采用R-COP、BR等温和方案,但其Ki67指数高达50%,且PET/CT显示SUVmax显著升高,提示肿瘤增殖活性强、病情复杂,因此最终选用了强度更高的R-CHOP方案。
  林剑扬主任医师表示,该病例的突破在于针对广泛浸润且增殖活性较高的惰性淋巴瘤,采用强化治疗方案,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快速降低肿瘤负荷,尤其是使严重影响进食的口咽部巨大病灶显著缩小。该策略为晚期边缘区淋巴瘤治疗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也体现了科室在个体化精准治疗领域的专业实力。
 
  福建省肿瘤医院淋巴瘤及头颈肿瘤内科是省内较早成立的淋巴瘤专科,是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科普教育基地、福建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下设2个病区,开设床位55张,其中百级层流病床3张,拥有一支业务精湛的医疗团队,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7人;博士5人,硕士4人。科室在开展淋巴瘤常规诊疗的基础上,针对高危淋巴瘤、中枢等结外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通过应用大剂量化疗、免疫靶向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CAR-T细胞治疗等技术,治疗效果好。
  科室依托肿瘤专科医院优势,成立由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和影像科等多个相关学科专家组成淋巴瘤多学科诊疗小组,每周固定时间进行多学科讨论,给疑难、复杂淋巴瘤患者提供最合理的诊疗方案和最优的疗效。统计数据显示我院淋巴瘤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63%,达到国内第一方阵水平。同时,我院病理科于2021年启动由国家卫健委指定的“淋巴瘤病理中心建设项目”,为我院乃至我省淋巴瘤精确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强大保障,促使我院淋巴瘤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
  科室注重临床、科研相结合,在完成大量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开展临床研究,通过临床研究带动学科发展,提高诊疗水平。科室开展多项药物临床试验,覆盖一线治疗及复发难治患者,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病理亚型。科室近年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与省厅级科研课题,每年均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多篇。
  淋巴瘤及头颈肿瘤内科/供稿
  陈少桢/文
  王杰松/审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