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HOSPITAL SITU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DEPARTMENTS AND EXPERTS
MANAGEMENT BY
Medical services
Clinical research
Special column
Heal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KEY DISCIPLINE
TALENT RECRUITMENT
2025年9月26日至27日,我院胸外科第四届国际机器人肺癌大会暨第二届全国单孔食管癌微创手术交流会在福州顺利举办。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顶级胸外科专家和肿瘤学者,我院方卫民主任医师担任大会主席、陈元美副主任医师担任执行主席,特邀国际知名专家Gavin Wright教授、Andrea Bille教授等权威学者莅临指导。
本次大会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模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医学专家、临床医师和科研工作者共同参与。通过手术演示、前沿学术讲座、专题研讨和国际对话等多元化形式,深入探讨单孔食管癌手术、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技术等热点话题,为推动胸部肿瘤诊疗技术的革新与发展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手术演示:技术细节与亮点展示
手术演示环节,方卫民主任医师率先展示了具有本中心特色的充气纵隔镜食管癌根治术(绕脐单孔+直视胸骨后),以规范化操作诠释了该技术在微创领域的独特优势;南京鼓楼医院胡振东教授亦通过一台纵隔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生动展示了其精湛娴熟的手术技巧,赢得现场阵阵掌声;陈元美副主任医师则以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癌及食管癌手术为例,充分展现了机器人技术在精准操作、创伤减小及安全性提升方面的临床价值。
手术演示过程中,主刀专家与主持席保持实时互动,对手术的关键步骤进行细致解说,涵盖解剖学风险评估、重要血管与神经的保护要点,以及术中突发情况的应对策略。现场氛围紧张而专注,参会代表对操作细节积极提问,专家们亦给予耐心解答。手术结束后设有点评环节,与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手术亮点与优化方向展开深入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学术探讨与临床思维的碰撞。
单孔食管癌专场:聚焦精细化治疗
在单孔食管癌专场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相加庆教授分享了食管鳞癌术后单站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阳性患者的辅助放疗价值,提出个体化放疗可能改善患者预后;辽宁省肿瘤医院张亮教授则介绍了结肠代食管的围手术期管理经验,强调多学科协作在复杂重建手术中的重要性;方卫民主任医师结合丰富实践,系统总结了单孔食管系列的手术要点及团队经验,特别是充气式纵膈镜双单孔食管癌手术(绕脐单孔+直视胸骨后隧道)中的应用,引发了现场热烈讨论。
机器人专场:从技术到思维的转变
随着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广泛应用,胸外科正迎来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唐鹏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介绍了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手术的体会,指出其在淋巴结清扫和术野暴露方面的独特优势;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双林教授以“从1到100的进阶”为题,分享了团队在达芬奇机器人胸科手术学习曲线中的心得,强调持续积累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陈元美副主任医师则全面总结了医院在机器人胸部微创手术中的探索路径,展示了区域中心在推广与应用机器人技术方面的成果。
肺癌专场:科研与临床的双重聚焦
在肺癌专场,我院陈明秋主任医师带来了肺癌脑膜转移治疗进展的专题报告,提出多模式综合治疗的新策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挺教授从基础研究角度,分享了p53野生型非小细胞肺癌进展机制的探索,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我院何志勇主任医师则重点解读了EGFR-TKIs一线治疗后的耐药机制及处理策略,结合最新临床试验数据,提出了循证的应对方案。
纵隔肿瘤专场:攻坚克难,创新路径
纵隔肿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其诊治成为胸外科的难点之一。在纵隔肿瘤专场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蒋伟教授分享了“胸腔疑难病例诊治之中山经验”,总结了复杂病例的应对策略;东部战区总医院易俊教授则聚焦于复杂纵隔肿瘤的机器人微创与开放手术,展示了多种策略的灵活应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尹逊亮教授则以“胸腔镜剑突肋缘下胸腺瘤手术切除范围”为主题,详细探讨了手术边界的确定标准,为临床提供了参考。
国际专场:多元视角与学术共鸣
国际专场由陈晓辉、谷志涛、王思桦主持,邀请了两位重量级国际专家作报告。澳大利亚的Gavin Wright教授介绍了达芬奇Xi单孔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的应用进展,强调了其在操作灵活性和患者恢复方面的优势;英国的Andrea Bille教授则分享了化免治疗后机器人辅助手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经验,结合最新实践案例,展示了集成治疗模式的前沿成果。
在闭幕式上,方卫民主任医师表示,本届大会兼顾临床实践与前沿科研,既展示了福建省肿瘤医院在机器人与单孔技术方面的探索成果,也汇聚了国内外专家的宝贵经验。会议不仅为青年医生提供了系统的学习机会,也为未来跨国合作与多中心研究奠定了基础。本届大会的圆满召开,再次彰显了福建省肿瘤医院在胸外科微创发展领域取得的进展。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创新的理念,推动新技术的持续发展,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胸外科/供稿
苏伟坤/文
方卫民/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