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全麻会变傻?麻醉医生来揭秘

发布时间 :2025-10-09 16:10 | 来源:本网

  当我们提到手术,除了对病情的担忧,很多人心里还会冒出一个问号:“全麻之后,会不会变傻?”尤其是家中的老人或需要接受手术的孩子,这个顾虑更深。“一觉醒来,脑子像一团浆糊……”“听说隔壁王奶奶手术后,记性就大不如前了……”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今天,就来为大家揭开真相!

  在解答“会不会变傻”之前,我们先要明白麻醉是怎么工作的。
  ●正常状态:我们的大脑像一个繁忙的指挥中心,无数神经元通过电信号和化学物质一刻不停地交流,让我们保持清醒、思考和记忆。
  ●麻醉状态:麻醉药物就像是派往指挥中心的“临时维稳部队”。它们并非破坏大脑,而是可逆地、可控地暂时抑制了神经元的兴奋性,让大脑这个“指挥中心”进入短暂的“休眠”状态。于是,你感觉不到疼痛,也记不住手术过程,安安全全地“睡”过一觉。
  这个过程是“暂停”而非“破坏”。一旦药物在体内被代谢掉,“维稳部队”撤离,大脑的功能就会逐渐恢复。
  
“变傻”的错觉从何而来?
  确实,一部分患者在手术(特别是大手术)后,会出现一段时间的认知功能改变,医学上称之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
  1.记忆力下降,丢三落四
  2.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变慢
  3.方向感变差,睡眠紊乱
  这听起来很吓人,但麻醉医生要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多因一果”的现象。
 
  其中影响到认知功能的因素包括:
  ● 年龄:高龄是最大的风险因素。大脑随年龄增长储备功能下降,应对应激的能力减弱。
  ● 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会影响大脑的供血供氧。
  ● 手术本身:大型手术对人体是巨大的应激和创伤,会引发身体的炎症反应,这种反应也可能影响到大脑。
  ● 术前状态:如果术前就存在焦虑、抑郁或轻度认知障碍,术后更容易出现问题。
  ● 麻醉药物在体内的残留效应,可能会导致短时间的昏昏沉沉、思维迟钝,但这通常是暂时的,几天内会随着药物完全排出而消失。
  ● 麻醉过程中任何轻微的血压、血氧波动,都可能对脆弱的大脑产生影响。但这正是麻醉医生的核心工作——时刻监测并维持你的生命体征平稳,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
  
如何降低风险?术前术后这样做
  了解了原理,我们就可以主动出击,将风险降到最低。
  
给患者的建议:
  ❖ 坦诚沟通:术前务必告诉麻醉医生你的全部病史,特别是神经系统疾病、长期用药情况(包括保健品)。
  ❖健康生活:术前戒烟戒酒、控制好血糖血压,让身体以最佳状态迎接手术。
  ❖积极心态:减少对手术和麻醉的恐惧与焦虑。
  ❖术后早活动:在医生允许下,尽早下床活动,有助于身体和大脑功能的恢复。
  ❖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
  ❖家人陪伴:家人多陪伴、交流,进行一些简单的记忆、计算游戏,帮助大脑“做体操”。
  ❖及时求助:如果有谵妄、躁动等症状,请及时通知你的主管医师,他们会予以专业的干预治疗,必要时也会通知麻醉科、精神科等专科医生进行会诊。
 
  麻醉很安全,无需过度焦虑
  总而言之,对于绝大多数接受常规手术的成年人,尤其是年轻人,现代麻醉技术是非常安全的,麻醉药物本身并不会导致永久性的“变傻”或智商下降。
  术后短暂的思维迟缓,更像是一次深度睡眠后的“开机启动慢”,是身体在经历重大事件后的正常恢复过程。而对于高风险人群(如高龄患者),麻醉医生会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进行严密监护和防护。
  麻醉科/供稿
  李欣宁/文
  郑辉哲/审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