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肠癌术后复查疑复发,要做PET-CT吗?

发布时间 :2025-10-30 18:17 | 来源:本网

  “医生,我这是肠癌复发了吗?外地医院CT说膀胱直肠窝有结节,会不会误诊?要不要再做PET-CT?非得去北上广治疗才稳妥?”近日,在我院腹部肿瘤门诊,郭增清主任医师接诊了一位肠癌术后一年余的患者,对方攥着厚厚一沓检查资料,一连串迫切的问题,道出了肿瘤患者术后面对“复发疑云”的普遍焦虑。针对这些典型困惑,郭增清主任医师结合病例给出了科学解答。

  
复查见“结节”就是癌复发?先别慌,看这几点
  “不是所有影像‘阴影’都是肿瘤,但肿瘤术后患者发现可疑病灶,需优先警惕复发或转移。”郭增清主任医师解释,这位患者的情况有三大“可疑点”:病灶位于膀胱直肠窝——这是肠癌术后种植转移的典型好发区域;3厘米左右的病灶出现环形强化,符合复发灶的影像特征;术后一年恰是肠癌高风险复发期。
  “医生判断绝非‘拍脑袋’,而是结合病史、影像特征和临床经验综合考量。”他强调,最终确诊需靠组织学检查,若病灶位置允许,可通过穿刺活检进一步明确性质,无需因“结节”二字直接恐慌。
  
PET-CT是“金标准”?并非人人必做,按需选择
  “很多患者觉得‘要确诊就得做PET-CT’,其实它并非万能。”郭增清主任医师介绍,PET-CT是评估全身肿瘤复发转移的有力工具,尤其适合判断是否存在多处转移或明确模糊病灶性质,但也有局限性:对代谢慢的肿瘤、微小病灶可能漏诊;价格高且辐射剂量较大;炎症、感染等也可能造成“高代谢”假阳性结果。
  针对本例患者,他表示,CT已高度怀疑局灶性转移,是否做PET-CT需结合治疗计划和经济承受力评估。“若仅是两处局灶复发,医生可直接制定手术、放疗或二线化疗等初步方案,后续再随访评估效果,并非一定要做PET-CT。”
  
复发就得去北上广?本地三甲医院多能规范治疗
  “一听到‘复发转移’,就觉得只有北上广大医院才有希望,这是常见误区。”郭增清主任医师表示,全国三甲医院的肿瘤诊断标准、治疗路径已趋于统一,尤其是结直肠癌这类治疗流程明确的癌种,各地正规医院都能提供规范可靠的诊疗。
  他建议,仅在三种特殊情况下可考虑前往大中心:需多学科会诊(MDT)评估复杂手术方案、需要参与新药临床试验、涉及靶向免疫等高度个体化精准治疗。“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在本地完成确诊、启动治疗,是更实际高效的选择。”
  
面对“复发”别乱了阵脚:三句话稳住方向
  “肿瘤复发不是‘绝路’,而是进入新阶段的‘战斗’。”郭增清主任医师强调,患者首先要接受现实、积极面对,避免盲目否认或过度焦虑;其次要找到信任的医生团队,完成系统性病情评估;最后明确治疗目标——是追求根治、延长生存,还是控制症状、保障生活质量。
  “最怕的不是肿瘤,而是没人明确指引方向。”正如这位患者沟通后所言,科学沟通比单一检查更重要。他提醒,面对复发疑云记住三句话:不恐慌、不否认;科学评估、合理检查,别陷入“越查越乱”;选对方向,行动远胜焦虑。
  特需病房/临床营养科/供稿
  郑静娴/文
  郭增清/审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