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医院概况

HOSPITAL SITUATION

党群建设

THE CONSTRUCTION OF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科室与专家

DEPARTMENTS AND EXPERTS

院务公开

MANAGEMENT BY

医疗服务

Medical services

重点学科

KEY DISCIPLINE

党务公开

Party affairs

新闻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快讯

  近日,我院腹部放疗科专家团队成功完成全省首例金标导引下的射波刀根治性放射治疗,标志着我省在前列腺癌无创精准治疗领域对接国际标准。   本例前列腺癌患者因顾虑手术可能导致尿失禁等功能受损,陈炬辉主诊组为其制定射波刀无创治疗方案。患者首先在门诊用时20分钟完成金标植入,再基于精准CT定位,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后,患者进行隔天一次、每次半小时共5次的无痛无创治疗。患者表示治疗过程轻松快捷,体验感良好:“就像做了几次‘高级CT’,没有出现不适症状,治疗结束后就可自行回家了。医生告诉我功能保留率超过九成,非常放心”。   陈炬辉主任医师介绍,射波刀作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放射外科系统,它融合立体定向放疗(SBRT)与实时动态追踪,以“亚毫米级”精度实施无创根治,患者无需麻醉、没有切口,甚至无需住院。相比IMRT技术(需6-8周疗程),射波刀仅需5次、一周左右即可完成治疗,在有效治疗肿瘤的同时,极大降低了对日常生活的干扰。   前列腺深藏盆腔,传统放疗难以规避呼吸、肠蠕动等带来的位移误差。而“金标导引”技术正是射波刀实现超精治疗的“眼睛”和“路标”。   所谓“金标”,是一种体积微小、生物相容性高的金属标记物。它们被精准植入前列腺区域后,能够在影像系统中清晰显影,犹如在体内设置了几个可靠的“坐标点”,为后续放疗提供了实时、动态的空间参照。   金标导航的精准背后是“科技之光”:3-5枚金标微创植入,影像实时引导、几乎无痛;治疗中射波刀每秒同步追踪金标位置,自动校正误差;机器人臂智能调控上万角度,精准歼灭肿瘤,有效保护尿道、直肠、膀胱等功能。   射波刀重塑前列腺癌治疗新格局   陈炬辉主任医师表示,我们积极对接国际标准,M6型射波刀代表目前无创治疗前列腺癌的最高水平,配合金标导航,已成为国际指南推荐的方案之一。金标导航射波刀技术在我院成功开展,意味着福建肿瘤患者特别是前列腺癌患者,现在可以在本省区域享受到与世界顶尖水平同步的放射治疗技术。   放疗科吴君心教授表示,放射治疗是根治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总体疗效与手术相似,目前放疗治疗的趋势是采用大分割放疗,即增加分次放疗的剂量,同时减少放疗分次次数。常规放射治疗疗程长,射波刀放疗更加精准,适合开展超大分割放疗,正常组织保护更佳,疗程更短,适用于仅照射前列腺部位的患者。   腹部肿瘤放疗科/供稿   丁剑鸣 程燕铭/文   吴君心/审

  日前,随着我院“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正式上线运行,福州市区肿瘤患者通过平台预约后,下沉至社区与家庭的“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护理服务正式开启,医院派出的丰富临床经验护士按照约定时间上门,为肿瘤康复人群提供温暖便捷的健康守护新通道和到家的专业护理服务,让群众就医获得感与健康服务可及性进一步提升。   家住台江区的林女士(化名)直肠癌治疗后回家,由于化疗后反应大,自身免疫力低下,身体消瘦(只有70斤),稍作活动就感觉非常疲惫。正逢暑假,家里两个孩子年龄小,无人看顾。因治疗需要,留置在上臂的PICC导管又到复诊换药的时间,由于居住的老式楼房缺乏电梯设施,林女士一度陷入了困难的境地。得知福建省肿瘤医院开通了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她立即在医院的小程序上进行了预约。   医院接到申请后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联系了林女士,完成初步评估并确认了上门时间,派出经验丰富的血管通道护理门诊专科团队。上门护理人员专业细致、有温度的护理服务让林女士赞不绝口,感激地说道:“不用出门,省去了医院排队的时间,还可以医保报销治疗费用,护士专业又细心,小程序使用起来也非常便捷,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通过“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将医院的专业护理服务送到患者家中,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规范化、专业化、同质化的护理服务。   护理部/供稿   青菁/文   骆惠玉/审

  胃癌,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全球前五大常见癌症,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很多患者早期症状隐匿,直到晚期才被发现,而晚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通常不足10%,治疗面临巨大挑战。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靶向治疗手段涌现,为患者点亮了新希望——尤其是像Claudin18.2这样的新靶点,正逐渐成为晚期胃癌治疗的新突破口。   近日,一位胃癌伴肝转移患者来院复查,自接受我院肝胆胰肿瘤内科专家团队的新型靶向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   2024年,张先生(化名)因“上腹持续闷痛”到当地医院就诊,确诊为胃癌伴肝转移。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慕名求诊我院肝胆胰肿瘤内科杨建伟主任医师与黄莎副主任医师团队。经全面检测发现其肿瘤细胞高度表达Claudin18.2(90%,3+),这为后续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方向。   随后,患者加入了一项名为“注射用JS107用于晚期恶性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I期研究”的临床研究。该研究采用的新药JS107,是一种针对Claudin18.2的抗体偶联药物(ADC),能精准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   在数个周期的治疗后,复查CT显示张先生肝内的转移灶显著缩小,肿瘤退缩比例达60%。不仅病情得到控制,他的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黄莎副主任医师介绍,胃癌发生肝转移意味着疾病已进入晚期,此时肿瘤负荷大、进展速度快,传统化疗的效果往往有限,患者预后较差。这也使得寻找新的有效治疗靶点成为改善生存的关键。   Claudin18.2正是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的靶点。它是一种紧密连接蛋白,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却在胃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中广泛存在。这种“肿瘤偏爱”的表达特性,使其成为精准治疗的理想目标——药物可以像“导航导弹”一样,精准识别并攻击癌细胞,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减少治疗副作用。   目前,我院肝胆胰肿瘤内科正在积极开展多项针对Claudin18.2、B7H3等新靶点的临床研究,不断探索更多前沿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多精准医疗的选择,助力延长生存时间并改善生活质量。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汇聚大批肝胆胰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为省内肝胆胰领域技术体系最完善、综合实力最强的诊疗团队,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新型靶向免疫药物治疗与放射治疗、钇[90Y]微球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转化后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等方面形成优势、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国内著名胰腺外科专家虞先濬教授及肝胆外科专家刘景丰教授共同担任中心主任。   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是由肝胆胰外科、介入治疗、肝胆胰肿瘤内科、腹部放疗、中西医结合等专业技术团队组成的一体化运行的临床专科,结合影像、超声、病理、内镜等专业,形成紧密型的学科群,建立完善的综合诊疗技术体系并不断迭代更新,保持前沿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满足不同病人的个体化诊疗需求。   肝胆胰肿瘤内科/供稿   黄莎 严玮/文   杨建伟/审

  日前,我院内科负责人杨建伟及黄莎、林鹭萍团队参与的一项临床研究成果“评估IBI343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受试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疗效的多中心、开放标签、Ia/Ib期研究”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Medicine》(影响因子50分)在线发表。   该研究阐述了创新型抗紧密连接蛋白 18.2(CLDN18.2) 抗体-依喜替康偶联物(ADC)IBI343治疗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G/GEJ AC) I期临床研究数据,在全国共纳入116例G/GEJ AC受试者,我院内科杨建伟团队自2023年3月以来贡献16例病例数。此次数据发表标志着中国研究者在抗肿瘤新药研发的取得了又一重大成就。基于该数据,IBI343已于2024年启动国际多中心临床III期研究(G-HOPE-001,NCT06238843),目前在我院肝胆胰肿瘤内科开展,期待继续在III期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为晚期G/GEJ AC治疗带来高效低毒的新选择。   肝胆胰肿瘤内科/供稿   黄莎/文   杨建伟/审   

  低位直肠癌患者除了要面对治愈肿瘤的压力,还面临是否可以保肛的问题。目前,我院大肠癌诊治中心开展放疗联合免疫新模式,让更多患者保肛治愈。在战胜癌症的同时,真正守护生命尊严与生活质量。   “排便带血3个月,最近连走路都觉得肛门坠痛”——45岁的陈先生(化名)拿着肠镜报告,眉头紧锁地走进我院腹部肿瘤放疗科诊室。报告显示,“下界距肛缘3cm的直肠占位,病理提示中分化腺癌”,确诊为典型的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cT3N1M0,ⅢB期)。   李金銮主任医师接诊后,仔细查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肿瘤位置较低,手术保肛难度大,强行保肛可能导致切缘不干净,增加复发风险。考虑到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及强烈的保肛意愿,他立即启动大肠癌诊治中心的多学科协作(MDT)会诊。在大肠癌诊治中心主任杨春康教授主持下,大肠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影像科及病理科等相关科室专家共同参与讨论。经过对肿瘤浸润深度、位置、淋巴结转移风险及肛门功能评估,团队一致认为可以结合国际前沿临床研究方案,先通过放疗免疫联合模式最大程度杀伤肿瘤,争取实现临床完全缓解,从而达到保肛治愈甚至免除直肠切除手术的目标。   经过5天短程放疗及2周期化免联合治疗后,患者的便血及肛门坠痛症状完全消失。大肠MDT团队再次启动严格疗效评估:肛门指诊未触及肿物;盆腔MRI显示原发病灶及系膜肿大淋巴结均已消失,未见明确肿瘤残留;肠镜检查见直肠黏膜轻度充血,活检病理提示“黏膜慢性炎症,未见癌细胞”;肿瘤标志物CEA、CA19-9均降至正常范围。经综合评估,患者已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CR)。   “对于cCR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等待观察(Watch&Wait)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策略,可避免手术创伤并保留肛门功能。”李金銮主任医师与杨春康教授共同向陈先生解释道。此后1年,陈先生严格遵循随访计划,所有检查结果均提示无肿瘤迹象,日常生活、工作均恢复正常。   依托前期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深度合作CINCLARE、TORCH等系列直肠癌临床研究经验,我院腹部肿瘤放疗科李金銮主任医师团队与大肠外科杨春康主任医师团队进一步优化了直肠癌“放免”联合治疗新模式,创新性推出“改良短程放疗联合化免用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期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CATIMOR)”,该研究是我院大肠癌诊治中心主导的首个项目,目前已经顺利完成入组,近半数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大部分患者得到较大的治疗获益,显示出较好的保肛治愈潜力。   福建省肿瘤医院大肠癌诊治中心是全省规模最大、专业齐全的大肠肿瘤诊疗机构,涵盖大肠外科、内科及腹部放疗科,开放床位115张,拥有70余名医护人员,年接诊大肠癌患者超13000人次,手术量达1500例以上,腹腔镜手术占比80%以上。中心依托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资源,打破传统科室壁垒,借助MDT多学科协作,提供手术、放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相结合的全病程一体化诊疗方案。同时,通过科普宣传和高危人群筛查,建立早期预警机制,推动全省早筛早诊工作。   中心以《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为指导,创新应用达芬奇机器人、3D腹腔镜、荧光导航等微创技术,结合NOSES、ISR、TaTME、Bacon等术式,完成精准切除与功能保护。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探索出围手术期全程管理模式,大幅降低术后并发症并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成功开展多脏器联合切除及复杂疑难手术,为患者争取最大生存获益和最佳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心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腹膜转移、遗传性大肠癌、难治性结直肠癌、放射性肠炎及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形成特色,构建全省最大结直肠癌数据库与肿瘤生物样本库,医疗与科研实力稳居省内领先、国内一流。   大肠癌诊治中心/供稿   黄超雄 官申/文   杨春康 李金銮/审

  近日,我院肿瘤与血管介入微创治疗中心专家团队成功为一位髂静脉压迫综合征(TIVCS)患者开通了闭塞的左髂股静脉,迅速改善患者病情,为进一步抗肿瘤治疗创造了条件。   患者陈先生(化名)此前因直肠癌接受了以放化疗及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此次因左下肢肿胀进行性加重2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后续抗肿瘤治疗就诊。郝明志主任医师团队接诊后,完善各项检查发现患者盆腔肿瘤压迫了左髂静脉继发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导致左髂静脉闭塞。经会诊,团队决定行经皮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机械性取栓+髂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成形术。   在方主亭副院长指导下,团队先通过右侧股静脉入路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为后续手术提供安全保障,再通过左腘静脉入路,运用血栓抽吸导管高效清除血栓,球囊导管反复扩张。经过3个多小时奋战,终于打通了闭塞的血管,并植入髂静脉支架,术后左侧腘静脉造影显示髂股静脉恢复通畅、侧枝循环消失。术后第二天,患者左下肢肿胀就明显减轻。   郝明志主任医师介绍,本例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是因髂总静脉受压导致管腔粘连,左髂股静脉继发血栓导致血管闭塞进而引发下肢及盆腔静脉回流障碍的疾病。治疗重点是快速清除血栓、解除压迫、恢复血流并保护瓣膜功能,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和降低肺栓塞风险。通过血管介入一站式治疗,使下肢肿胀快速缓解,为后续的抗肿瘤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作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创新项目,整合外科、内科、介入科、放疗科等方面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钇90-SIRT肝肿瘤介入治疗的单位,也是福建省首家开展该技术的单位。   肿瘤与血管微创介入治疗中心是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优先发展科室。是福建省内具有完善的肿瘤介入治疗体系的少数医院之一,临床,教学,科研同步发展,具有丰富的血管介入治疗手段的同时还有丰富的非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常规开展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术(HAIC)、肝动脉栓塞术(TAE)、肝动脉放射性栓塞术(钇90微球放射性介入治疗)、经皮门静脉栓塞术(PVE)、经皮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经皮脾动脉栓塞术(PSE)、经颈静脉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门静脉支架+125I粒子条植入术、胆道支架+125I粒子条植入术、射频消融术(RFA)、微波消融术(MWA)、经皮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置入术(PTCD)、腔静脉支架植入术、髂静脉支架植入术,腹腔神经阻滞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胸腹主动脉瘤及夹层腔内隔绝术、外周血管血栓机械取栓以及血管闭塞支架成型术等。对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肝胆胰脾肿瘤、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软组织肉瘤、肿瘤相关血管疾病以及动脉瘤、动脉夹层、外周血管闭塞、动静脉血栓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有丰富经验。   肿瘤与血管介入科/供稿   连慧凝/文   余文昌/审

首页上一页 首页 上一页 {{el}} 下一页 尾页 下一页尾页 共{{pageCount}}页,当前第{{pageIndex}}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