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火的电影当属《我和我的家乡》,票房创新高。 甲状腺结节多发 恶性率不到5% ▲刘辉主任的团队正在分析病情 年轻患者增多 或与辐射有关 ▲刘辉主任从医32年,做过上万台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癌是懒癌,刘辉常劝导患者要有信心 MDT为晚期患者续命 ▲刘辉主任的团队正在MDT 科里科外都能MDT
在第一个故事里,葛优扮演的张北京又摊上事儿了——他的表舅来北京看病,发现了甲状腺癌!可怕的是,去年肿瘤才鸽子蛋大,今年却有鸡蛋大!
近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连“甲状腺结节”也成了热词,尤其是临近年底,不少人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真的那么可怕吗?要不要手术?
在福建省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科主任刘辉从医32年,他的团队至今完成各类甲状腺手术超过10000台,经验丰富。他说,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人患有甲状腺疾病,已变成仅次于糖尿病的内分泌第二大疾病,亟需各界加强关注,协力推动临床治疗规范化。
每年的体检季过后,找刘辉主任的人会明显增多,大伙总担心地问:要不要手术?会不会变成癌?
刘辉主任说,现在,超声技术的广泛普及,使得甲状腺结节被更多、更早地发现。据统计,10个成人体检者,大约5个有甲状腺结节。
其实,大多数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恶性的不到5%。
如果结节超过5毫米,有低回声的、边界或形态不规则的、有钙化斑的、纵横比大于1,建议穿刺检查,如果结节长在高风险位置的,直径小于5mm,也建议穿刺检查,同时配合基因检测,帮助诊断,否则可以3~6个月复查一次。
近年,甲状腺癌“偏爱”年轻人,女同胞更容易中招。
最近发布《2019福建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在10个肿瘤登记处数据,2016年,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22倍,35岁以后明显上升,尤其女性上升速度较快。
刘主任指出,甲状腺癌可能与电离辐射、压力、雌激素水平等有关。大伙要少熬夜,多运动,多吃蔬菜,少吃油腻辛辣,情绪不要波动太大。
儿童时期应尽量避免大剂量的辐射,少拍X光片、CT。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而内分泌疾病本身就偏爱女性,这可能跟女性思想负担大、情绪易怒等压力因素有关。通常,女性的发病率在育龄时期会大幅上升,绝经后又会下降。
因此,高危人群应定期做甲状腺彩超筛查。如果自我检查就能发现包块,或近期出现声音改变、呼吸吞咽不畅或刺激性咳嗽,请及时就诊。
微小癌要不要手术?
临床上,直径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癌被称为“微小癌”。
查出“微小癌”,到底切不切?不少人很纠结。
刘辉主任说,很多甲状腺微小癌进展极慢,甚至不进展。比如,甲状腺癌是单发性的,直径在5毫米左右,肿瘤位于腺体中央,没有甲状腺被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年纪在60岁以上,而且患者本身有没有其他基础性疾病(比如桥本甲状腺炎、甲减等),没有家族史等甲状腺癌高危因素,经过专业医生的判断,可密切观察,3-6个月进行彩超复查。
如果微小癌形状发生改变,尤其是直径增大超过3毫米,建议手术切除。
但甲状腺微小癌不等于低危癌,目前的医学检查手段,无法准确鉴别出哪些是高危的甲状腺微小癌。临床上,有些甲状腺癌虽小,但已发生了淋巴结转移或发生了远端转移,还有少部分微小癌进展迅速。因此,市民不要放松警惕,根据专业医生的判断,该切的还是要切。
有的治疗不足,有的治疗过度
甲状腺癌不仅“性子慢”,还很“懒”。因为其恶性程度低,通常,患者可带瘤生存数年而无症状。据统计,全国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84%,复发率低于3%,且一旦复发,也可通过治疗,维持较长时间的寿命。
刘辉主任说,他治疗过的甲状腺癌患者,最长的已活了26年,是一个平潭男子,发病时仅30岁,双侧淋巴结都出现了转移,经过综合治疗,男子仍健在。
“甲状腺癌不可怕,可怕的是选择了错误的治疗方案。”他指出,临床上存在两大问题:
过度治疗—— 一些患者查出甲状腺结节,担心癌变,急着要求切除。其实,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有重要作用,不能因为长了一点肿块,就一切了之。
治疗不足—— 一些患者怕手术会在脖子上留下“割喉样”的疤痕,坚持要做消融手术,认为不用开刀、创伤小。其实,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消融,有些不够条件的患者也被消融了,还有部分手术不规范造成治疗不足,为后续治疗埋下隐患。
目前,甲状腺肿瘤根治的方式仍是手术治疗。如今,甲状腺手术可通过胸部前入路、腋窝入路、口腔入路、颏颈角入路,可做腔镜手术,疤痕较隐蔽,爱美的人也不用担心。
从医32年,刘辉主任收治过很多晚期患者、复发患者、多程治疗后、不规范治疗后的患者。采访中,他提到一个患者:
前不久,32岁的龙岩女子阿丽(化名)摸到脖子上肿了个包,到医院一查,甲状腺有个结节,约2厘米,双侧还有多个结节,约1厘米,但双颈转移,纵隔转移,咽旁转移,部位较隐蔽,被颌骨挡住了,周边还有多条动静脉。能不能手术?该怎么手术?当地医生很为难。
阿丽不放心,她赶到福建省肿瘤医院,刘辉主任做了详细检查,诊断是晚期甲状腺癌,肿瘤侵犯的范围较广,且已出现双颈转移,纵隔转移,咽旁转移。
随后,他组织了一次MDT,甲状腺外科、内科、麻醉科、病理科、放射科等专家同聚一堂,很快设计了一个方案:在阿丽的颈部做Macfee’s切口,既能保证在颈部入路无法切除咽旁转移灶时,能断开下颌骨打开口腔进入咽旁间隙,又能在腔镜下清扫纵隔转移灶。每一个环节都不是小手术,这些加在一起更是难上加难。术前,多学科治疗团队制定了缜密的计划,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对预案,手术很顺利。
术后,阿丽的身体逐渐恢复,目前在做碘131治疗。
科普一下,什么是MDT?
受益于MDT的不只阿丽,刘辉主任解释,MDT就是多学科协作诊治,制订一个最优方案,为病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为什么要MDT?
近年,甲状腺结节多发,有些患者过分紧张,有些患者却不重视,还有些医院治疗不规范,只有多学科协作诊治,才能精准诊断、精准治疗、规范治疗,也能让患者少走弯路。
如今,甲状腺肿瘤的治疗手段日趋多样化,包括外科手术、消融治疗、化疗、放疗、生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治疗等。哪个更适合?需要多学科专家联合诊疗。
作为福建唯一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收治的病人很多是晚期患者、复发患者、多程治疗后、不规范治疗后的患者,更需要MDT团队集体决策、集体诊疗。
多年来,福建省肿瘤医院一直提倡综合治疗,尤其是近10年,该院成立了头颈肿瘤MDT团队, 头颈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病理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经常开展院内MDT,他们各尽所长,通过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免疫治疗等多种疗法协同互补,让治疗更规范、更精准。
和其他医院不同,在福建省肿瘤医院,除了院内MDT,头颈肿瘤外科也经常开展科内的MDT。因为甲状腺癌进入晚期后,肿瘤容易侵犯气管、咽喉、食管等部位,需要多学科专家联合诊疗,而该院的头颈肿瘤外科有16个医生,涵盖口腔颌面外科、耳鼻喉科、肿瘤外科等多个专业,都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可同时进行晚期肿瘤的多器官联合切除及修复重建。
名医简介-刘辉
福建省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
从事甲状腺及颈部肿瘤、口腔颌面肿瘤、鼻咽喉肿瘤、头颈部肿瘤等头颈部肿瘤的外科手术及术后缺损的皮瓣修复
兼任福建省抗癌协会甲状腺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甲状腺学组副组长、福建省抗癌协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委员会委员
门诊时间:星期三上午
来源: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