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癌症发病趋于年轻化,已成为“头号杀手”,不少人谈癌色变。其实,肿瘤不是绝症,它是一种慢性病,可防可治。尤其是精准医疗的发展,管控肿瘤的发生发展完全有可能。
4月15到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为提高市民的癌症防控意识,海峡都市报联合福建省肿瘤医院,以“关爱生命 科学防癌”为主题,推出一系列防癌科普视频,邀请外科、内科、放疗科、影像科专家,针对福建高发的肺癌、胃癌、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等,传授正确防癌、科学防癌的方法。
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外科主任医师方卫民从医近30年,今天,海都邀他讲讲如何防治“第一大癌”——肺癌。
十大恶性肿瘤 肺癌居榜首
我国是世界上肺癌患者最多的国家,每年新发病例大约70.5万例,发病率仍直线上升。最新的福建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在福建10个肿瘤登记处(长乐区、福清市、厦门市区、翔安区、涵江区、长泰县、建瓯市、永安市、新罗区、永定区),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是肺癌,居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也是肺癌。
记者查阅多年的《年报》发现,在我省肿瘤登记地区,从2012年到2016年,肺癌的发病率一直高居榜首。2016年,男性的肺癌发病率是女性的2.01倍。10个肿瘤登记地区中,男性肺癌发病率最高的是永定区,其次是厦门市区、新罗区;女性肺癌发病率最高的是厦门市区,其次是福清市、长乐区。
权威访谈:
海都:近年,得肺癌的人为何越来越多?
方卫民:近年,肺癌发病率在全国不少城市跃居首位,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人口寿命不断延长,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多了,发生肿瘤病人也多了。因为,癌症是慢性病,40岁以前发病率较低,40岁以后上升速率加快,55~65岁达到高峰。
其次,医疗条件不断提高。以前,看病仅靠听诊器、胸部X光片,不易发现早期肿瘤,如今,低剂量螺旋CT可发现早期肺癌,即使肿瘤的直径小于1厘米,选择适当的检查手段也能及时获得诊断。为此,被发现的病人多了。
第三,都市生活节奏变快。不少人压力大、高度紧张、抑郁,加上雾霾、土壤、水源、食物等污染,人体的免疫功能受抑制。时间一长,肿瘤趁机入侵。
海都:什么样的人群容易得肺癌?
方卫民:肺癌的发生主要与吸烟、二手烟暴露密切相关。厨房油烟、空气污染、长期熬夜、压力大等也是高危因素。
近年,年轻患者增多,除了家族史,还可能是人体中有一些驱动基因,如EGFR、ALK等,这些基因突变和肺癌有密切关系。
海都:肺癌一般有什么症状?
方卫民:早期患者大多无症状,即使有症状,也大多表现为干咳、胸痛、咯血等,易与其他良性病混淆。
海都:肺癌的高危人群要做什么检查?
方卫民:年龄在50岁以上、每年吸烟20包以上、有肿瘤家族史和既往有肺部疾病史、长期从事环境与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石油、化工、水泥、油漆、粉尘等),每年应做一次低剂量CT筛查。如出现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血丝痰,应引起警惕。
海都: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治肺癌?
方卫民:防治肺癌有五大要领:戒烟、避油烟、充分通风、室外防护、心平气和。
女性朋友应避免吸烟、二手烟;注意厨房的清洁通风,炒菜前先打开抽油烟机,炒完3~5分钟后再关闭;减少高温煎炸,尽量选择蒸菜、煮菜、炖菜等方式。
海都:肺癌有什么治疗手段?
方卫民:近年,肺癌的治疗手段日趋多样化,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30年前,肺癌是不治之症,晚期患者大多撑不过半年,如今,很多患者可治,晚期患者也可精准治疗,生存5年以上的不在少数,有的年轻患者还顺利地结婚、生子。
海都:治疗肺癌,福建省肿瘤医院有什么特色?
方卫民:单一的手术、化疗、放疗,疗效是有限的,治疗肺癌不可能只依靠某一学科。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更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MDT)。
十年来,福建省肿瘤医院坚持“多对一”的特色医疗,不同科室的医生每周聚一次,提出不同看法,再通过多学科协作诊治,制订一个最优方案,为病人提供“一站式”服务。我们接诊的肺癌患者最小的仅16岁,最大的已86岁,大多得到了规范诊疗,减轻了痛苦,延长了寿命。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福建省肿瘤医院的肺癌患者在MDT后,5年生存率提高8%。
不少人生病后,很忌讳到肿瘤医院,尤其是过年过节,不愿到肿瘤医院,觉得很晦气。其实,得了病就应该找专科医院,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有30个医生,大多是高年资的医生,我们长年只看肿瘤,诊断更精准,治疗更专业,大伙不要讳疾忌医。
海都:近年,查出肺结节的患者明显增多?如何理性对待?
方卫民:体检中,十个人中可能有三个被查出肺结节。
肺癌大多是从小结节演变而来,但肺癌和肺结节不能画等号,一旦发现肺结节,大伙不要恐慌,不要上网胡乱搜索,不要相信偏方,更不要相信“化疗死得快”“开刀死得快”等谣言。
如果查出多发结节,应请多学科专家规范诊疗,通常,0.6-0.8厘米以下的纯毛玻璃结节不要急于手术,可以密切随访,但毛玻璃实变超过50%的肺结节要警惕。原位腺癌的生长很慢,发展到侵润,需要10年时间,甚至更长年纪大的人可以带瘤生存,只要定期随访就行。只有高度怀疑肺癌的结节,才需要手术,年轻人的手术更要慎重,避免对生活、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大伙要听专科医生的建议,避免过度治疗和治疗不及。
来源: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