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是福建省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放射治疗专科,是福建省放射治疗质控中心、福建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学专委会及福建省抗癌协会放射肿瘤学专委会挂靠单位,也是国家住院医师放射肿瘤科规范化培训基地、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和特色领先专业,是福建医科大学博、硕士学位授予点,人才、技术、科研、教学、设备的实力均达国内一流水平。开展调强放射治疗、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TOMO
放射治疗科现有4个病区及1个特需病区,自科室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现已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全科共有医务人员260人,包括临床医师58人,物理和技术人员72人,护理人员120人。科室共有正高级职称18人,副高职称30人,中级职称76人;拥有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1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人。放疗科与内科、外科、影像科等多个科室密切沟通、合作,并有物理组、治疗组、护理组和实验室协同开展临床工作,使肿瘤的放射治疗实现系统化、精准化、专业化。
在学科带头人陈传本院长、潘建基教授、吴君心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院放射治疗科在鼻咽癌、肺癌、食管癌、宫颈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直肠癌等各种常见恶性肿瘤的治疗和研究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和突出成果,近年作为第一完成人单位先后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
科室建立以来,尤其注重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不断派出医师和物理师等医务人员到上海、北京及广州等国内以及法国、美国等国际先进的各大放疗中心进修学习。于1992年承办全国鼻咽癌学术会议,就CT时代的鼻咽癌的临床分期集思广益,最后形成影响深远的鼻咽癌92福州分期,在国内得到广泛使用到2008年;于2000年主办国际放射肿瘤学新进展会议,国内外著名专家在此对于新世纪肿瘤放射治疗的发展方向作了深入讨论;2004年1月,承办全国近距离放疗学术会议,报告了鼻咽癌腔内近距离放疗、咽旁间隙插植组织间放疗、口腔肿瘤插植放疗、术中置管近距离放疗、直肠癌复发插植组织间放疗等多项成果,标志着我省近距离放射治疗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2005年底,主办现代放射肿瘤学进展学术研讨会,时任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学会(ASTRO)主席、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著名放疗专家KK Ang教授前来做精彩报告,并受聘为我院名誉教授和学术委员会顾问。
头颈肿瘤放疗科(16区、17区、18区)
头颈肿瘤放疗专科是福建省肿瘤医院临床重点专科,现有床位110余张,主任医师10人、副主任医师10人;博士5人、硕士9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主要开展鼻咽癌、舌癌、口咽、下咽、喉癌、鼻腔癌等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每年收治病人6000余人次。
科室团队刻苦钻研医术,勇攀医学高峰。在常规放疗年代,外照射+后装近距离治疗显示独特的剂量学优势,咽旁插值近距离治疗技术解决了鼻咽腔内施源器治疗无法完美覆盖咽旁侵犯的难题。在调强放疗时代,基于本院的大数据库及研究平台,开展了个体化治疗、分期诊断、小靶区调强放疗技术、放化综合治疗及预后危险分层的鼻咽癌多学科诊疗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并在临床推广应用。主要成果有:1. 牵头组织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研究工作,将福建和香港的数据结果推向国际,并为UICC/AJCC接纳,推动中国鼻咽癌分期与UICC/AJCC合二为一,实现与国际全方位接轨。UICC/AJCC全部采纳更新分期为第八版分期,在全球推广应用。2.与香港、欧美等国家及地区开展国际合作,制定《鼻咽癌国际临床靶区勾画指南》及《鼻咽癌放疗危及器官优先级及剂量限制标准》,为临床医生在确定鼻咽癌最佳放疗计划过程中提供实用的参考。3. 担任《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副主编、《癌症》杂志编委、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放射肿瘤学》编委、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进展丛书《鼻咽癌》主编、参与Springer出版《Nasopharyngeal Cancer》、国家规划教材《肿瘤放射治疗学》、《鼻咽癌》、《中国抗癌协会继续教育系列教材》等专著的编写。近年来团队已承担和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获得了国家“十二·五”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人事部、卫生部、福建省科委、福建省医学会等多项课题资助;团队的研究成果先后荣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及福建省医学科技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胸部肿瘤放疗科(15区、18区)
胸部肿瘤放疗科主要开展食管癌、肺癌、纵膈肿瘤等胸部肿瘤及软组织肿瘤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现有床位75张,年收治病人3000余人次,共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5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留学回国人员3人。科室专家担任中华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放射肿瘤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科室是首批福建省放疗营养示范病房和中国抗癌协会的放疗营养示范病房、全国肺癌双精准放疗示范病房、福建省省直青年文明号并通过RTOG认证单位。科室积极参加国际和国内多中心研究,目前发起自己牵头的多中心研究7项。近年来开展多项放疗新技术如NO预测放射性肺炎、4DCT定位技术等。《短葶山麦冬在制备防治急性放射性肺炎药物中的应用》获得专利。全面开展以TOMO、VMAT及SBRT等放疗新技术为代表的肿瘤精准放射治疗。肺癌、食管癌放化疗联合靶向、免疫治疗,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特别是以放疗为基础的食管癌治疗技术,研究成果和治疗效果居国内一流水平。科室参与多项国内胸部肺癌、食管癌指南及放疗营养治疗指南的制定。科室先后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省医学科技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福建紫金科技创新奖、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优秀教育奖”等多项荣誉,主编《临床肿瘤康复》一书获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特殊贡献奖”,获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健康卫士—2019卓越成就”荣誉称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肿瘤康复》《放射治疗宣教手册》等专著,主译、副主编书多本。为多本国际、国内期刊的编委。
腹部肿瘤放疗科(14区、18区)
腹部肿瘤放疗科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腹部、乳腺、神经肿瘤放疗亚专科。现有床位57张,年收治病人3000余人次,现有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4人;博士学历3人,硕士学历3人;留学归国人员3人,博士后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科室多名专家分别担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常委及胶质瘤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学会放疗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放射肿瘤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主任委员及腹部放疗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诊疗规范化推广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委员及《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肿瘤学杂志》、《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等学术期刊编委。主要开展腹部肿瘤、乳腺癌、淋巴瘤、脑瘤的放射治疗,分为胃肠肿瘤放疗、肝胆胰肿瘤放疗、前列腺等泌尿肿瘤放疗、神经肿瘤放疗、乳腺癌放疗、淋巴瘤及儿童肿瘤放疗共六个研究方向;对直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淋巴瘤和脑肿瘤的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科室在福建省率先开展腹部肿瘤三维放射治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影像引导的放疗(IGRT 和VMAT)、螺旋断层放疗(TOMO)、生物靶区引导的放疗(BGRT)、立体定向放疗(SBRT)、高剂量率后装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其中6D治疗床引导的高精放疗是亚洲地区首先开展。直肠癌、胃癌的术前或术后同步放化疗、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全乳切除术后放疗、鼻腔NK/T淋巴瘤放射治疗、脑胶质瘤放化疗、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的疗效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我科做为主要研究者积极参与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关于NK/T淋巴瘤的研究的多项研究成果已合作发表在JAMA、BLOOD、Ann Oncl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等国际一流杂志上,疗效居世界先进水平;直肠癌新辅助放疗的Cinclare研究将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提高了一倍,让更多患者长期保肛生存,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JCO上。另外,近年来在我省率先开展高精度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ABR,SBRT及精准粒子植入,在福建省内率先开展“3D模板引导下粒子植入”,首创“金标导引”运用于精准粒子植入,得到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可。积极开展早期肝癌SBRT根治放疗、肝癌癌栓放疗及晚期弥漫性肝癌单次大剂量冲击放疗,为肝癌的放疗提供重要手段。科室专家参与制定全国多个病种的治疗指南,包括直肠癌诊疗指南、黑色素瘤诊疗指南及胃癌、乳腺癌、肝癌放疗靶区指南。包括直肠癌在内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最新的权威指南美国NCCN指南连续引用,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科室对直肠癌的系列研究探索了临床、病理、影像、分子、基因等多水平因素在现代放疗时代的应用,从而协助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参加的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新方案研究,直肠癌术前放疗后肿瘤完全缓解率高达36%,比传统方案提高近一培。在新的治疗模式下,对于高龄、不适合手术或有强烈保肛愿望的直肠癌患者,单纯放化疗后有望达到肿瘤完全缓解。科室先后荣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百名优秀住培教师、福建省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科室专家担任《放射治疗技术》主编、《放射治疗计划学》副主编、参编《鼻咽癌》、《现代乳腺病学》、《肿瘤放射治疗学》等著作。
下一篇: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