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乳腺肿瘤内科】新型ADC让难治性多药耐药三阴乳癌患者获长期生存

发布时间 :2025-07-30 16:48 | 来源:本网

  日前,一位多药耐药的难治性晚期三阴乳腺癌患者返院复查,自接受我院乳腺肿瘤内科专家团队的新疗法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

  2022年3月,62岁的苏女士(化名)在外院确诊为三阴性乳腺癌IIIC期,进行手术及放化疗治疗后未见好转,出现了左胸壁及全身多发淋巴结转移。之后她转诊我院乳腺肿瘤内科。
  在刘健主任医师指导下,黄伟炜主诊组及其成员王丽莉、陈木兰认真研究病情、全面评估预后认为,该患者术后不到1年复发,复发转移后又经两线治疗仍快速进展,无进展生存期(PFS)时间短,为多药耐药难治性三阴乳腺癌,利用常规治疗方案效果欠佳。综合患者情况及乳腺肿瘤内科正在开展的新技术新疗法,患者可以从一种新型抗TROP2 ADC中获益。经过严格筛选,该患者符合IBI130(一种人源化抗TROP2 IgG1抗体药物偶联物)临床研究。
  经过2个疗程的新药治疗后,患者肿瘤明显退缩,至今已超1年,病情控制良好。
  三阴性乳腺癌(TNBC)作为乳腺癌中侵袭性最强的亚型,约占乳腺癌的10%-15%,预后差。这类患者无法从内分泌治疗或抗HER2治疗中获益,传统化疗仍是晚期三阴乳腺癌常规方式,但疗效差、易耐药、缓解期短。此例患者术后不到1年复发,常规治疗无法控制病情,肿瘤进展快速,是多药耐药难治性三阴乳癌的典型表现。IBI130是一种具有新型抗肿瘤活性的人源化抗TROP2 IgG1抗体偶联物,能够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杀伤,且其携带的载荷MB1是一种经过优化的DXd衍生物,为该患者既往未使用过的化疗药物。此外,IBI130还具有旁观者效应。因此,IBI130更适合该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治疗结果也证实此前判断。
 
 
  福建省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创建于2000年,是我国第一个乳腺肿瘤内科亚专科,也是我省第一个推行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亚专科和我省第一个组建乳腺癌多学科诊疗团队(MDT)的亚专科。作为福建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医师协会肿瘤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乳腺学组副组长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专家培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乳腺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初级保健智慧与健康基金会乳腺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近年来,经过全科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乳腺肿瘤内科先后创立了“全国青年文明号”、“国家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实践培训基地”、“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中心”、“中国乳腺癌高风险人群基因筛查项目应用研究中心”、“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科普基地”、“粉红丝带俱乐部”等等。在国台办的海峡论坛上与台湾乳房医学会签订“海峡两岸乳腺癌防治合作框架协议”,已举办12届“海峡乳腺论坛”。科室还是MEDSIR成员单位(国际乳腺癌研究协作组织)。
  乳腺肿瘤内科/供稿
  陈木兰/文
  刘健/审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