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胸部肿瘤内科】临床研究助力晚期肺癌患者重拾希望

发布时间 :2025-09-15 17:07 | 来源:本网

  近日,一名晚期肺鳞癌患者来院复查,经我院胸部肿瘤内科专家团队评估,其入组一项临床研究后,肿瘤明显退缩,总体生存期已超4年。

  2021年2月,李女士(化名)因反复刺激性咳嗽就诊当地医院,发现右肺门占位,随即转诊我院胸部肿瘤内科,完善检查后,确诊为右肺鳞癌(cT3N2M1b IVA期),伴右肺门、纵膈淋巴结、贲门淋巴结转移。经标准一线含铂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患者肿瘤得到控制。
  2022年8月,患者因咳嗽加重返院复查,CT提示肺部病灶明显增大,提示疾病进展。重启一线治疗效果不佳,根据患者情况,陈胜佳副主任医师团队综合评估后,建议其参与临床研究。2个月后,李女士成功入组一项“HB1801对比泰索帝®在含铂方案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疗效和安全性的开放、随机、阳性药物对照的Ⅱ期临床研究”,并被随机分配至对照组,接受多西他赛化疗。
  治疗2周期后,复查显示病灶得到控制,疗效达到部分缓解(PR),随后患者继续遵循研究方案,接受多西他赛维持治疗至今。今年6月复查显示,肺部肿块已基本消失,总体生存期超过4年。
  陈胜佳副主任医师表示,多西他赛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药物,已有二十余年历史,至今仍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失败后的标准方案之一。尽管当前不断有新药及新方案涌现,多西他赛在部分患者中仍显示出显著的生存获益。本案例通过临床研究获得规范、精准的治疗管理,不仅使患者获得长期高质量生存,也体现出临床研究在标准化疗时代的重要价值,也为类似病情的患者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下设3个病区、开设床位99张,主要收治肺癌、食管癌、胸腺瘤、恶性胸膜间皮瘤、纵隔肿瘤等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年均收治患者17000余人次。经多年学科建设,已成为省内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设备最先进的胸部肿瘤内科亚专科。目前治疗手段已涵盖各种胸部肿瘤尤其是肺癌、食管癌的化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抗肿瘤药物治疗及EBUS、TBNA、气道内支架置入术、内科胸腔镜、CT引导下经皮肺穿术等介入治疗,是省内能够系统综合诊治胸部肿瘤的少数亚专科之一,对各类胸部肿瘤尤其是疑难病例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科室拥有一批业务精湛的医护人员,现有医师38名,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14名,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科室是国内第一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单位、全国CINV管理示范病房、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CSWOG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肿瘤临床研究协作分会、福建省基层卫生协会基层肿瘤防治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基层卫生协会基层肿瘤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多位专家均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肺癌多学科团队诊疗中国专家共识、CSCO肺癌诊疗指南、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等指南与共识的编委。近年来,在高质量完成临床工作基础上,积极开展临床研究。目前,科室承担了近200项国际或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包括晚期肺癌一线免疫联合治疗,免疫耐药后的治疗,肺癌少见靶点靶向治疗,以及驱动基因阳性耐药后的治疗,新型的免疫治疗,ADC类药物的临床等等。努力为广大肺癌、食管癌等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手段和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胸部肿瘤内科/供稿
  朱凯/文
  黄韵坚/审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