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肿瘤全周期营养管理科普(三)| 肿瘤患者的“营养攻坚战”:吃对吃好,为治疗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 :2025-09-30 17:11 | 来源:本网

  在抗击肿瘤的这条艰难道路上,“吃什么”和“怎么吃”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常常成为大家最焦虑和困惑的难题。肿瘤本身及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都会对身体造成巨大的消耗,可能引起食欲不振、味觉改变、恶心呕吐、疲劳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科学的营养支持不再是简单的“吃饭”,而是成为与手术、放疗、化疗并重的“第四种治疗手段”。

  良好的营养状态可以帮助患者:
  ❖ 保持体力,对抗疲劳
  ❖ 维持体重和肌肉,防止营养不良
  ❖ 更好地耐受治疗,减少副作用
  ❖ 降低感染风险,促进组织修复
  ❖ 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治疗效果
  那么,肿瘤患者的日常饮食究竟该如何安排呢?
  
核心原则
  想象身体是一座正在与病魔战斗的“堡垒”,而食物就是修筑堡垒、供给军队的“粮草和砖石”。
  01.蛋白质要充足
  蛋白质是修复身体组织、制造免疫细胞的核心原料。优质蛋白质来源包括:
  ● 动物蛋白:鱼肉、虾、去皮禽肉(鸡、鸭)、瘦肉、鸡蛋、牛奶、酸奶、奶酪。
  ● 植物蛋白:豆腐、豆浆、腐竹等豆制品。
  建议:全天动物蛋白:植物蛋白比例约为2:1;保证每餐都有蛋白质。例如,早餐一个鸡蛋一杯豆浆,午餐和晚餐各有一个拳头大小的肉/鱼/豆制品。
  02.能量要跟上
  治疗期间需要大量能量。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通过“饥饿”可以“饿死”肿瘤,饥饿只会消耗患者自己。如果体重下降,应设法提高食物“能量密度”。
  ● 主食是基础:米、面、杂粮(小米、燕麦)、薯类(土豆、山药)提供必要能量。
  ● 巧用“好脂肪”:烹调油可选橄榄油、山茶油。鱼油、坚果、牛油果也是优质脂肪来源。
  03.食物多样化
  不同颜色的蔬果富含不同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
  ● 彩虹饮食:让餐盘五彩斑斓。多吃深绿色蔬菜(西兰花、菠菜)、红色蔬菜(番茄、胡萝卜)、紫色蔬菜(紫甘蓝)等。
  ● 水果适量:选择新鲜应季水果,血糖高者需控制。
  04.水分要充足
  防止脱水对缓解疲劳和副作用至关重要。保证每日饮水(如1.5-2升),清汤、粥等也可计入。
  
应对常见副作用的饮食技巧
  01.食欲不振
  ● 少食多餐:一日5-6餐小份餐;
  ● 营养密度优先:在粥、汤中加入肉末、蛋花或专用营养粉;
  ● 饭前适量运动:如散步,刺激食欲。
  02.味觉改变
  ● 改用陶瓷或玻璃餐具;
  ● 多吃番茄、橙子等酸甜食物刺激味蕾;
  ● 用葱、姜、蒜、香草等天然香料调味。
  03.恶心呕吐
  ● 避免油腻、气味浓烈食物;
  ● 选择凉拌面、酸奶、布丁等清淡凉爽食物;
  ● 尝试姜茶、姜糖止呕;
  ● 治疗前后1-2小时避免大量进食。
  04.口腔溃疡或喉咙痛
  ● 选择软烂、湿润食物,如营养粉、粥、蒸蛋羹、奶昔;
  ● 避免粗糙、过硬、过酸辣食物;
  ● 使用吸管饮用流质,绕过疼痛部位。
  05.腹泻
  ● 选择低渣、低脂、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脂、高乳糖(大量牛奶)、产气食物;
  ● 调整食物种类和进食方式减轻肠道负担;
  ● 同时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严重时咨询医生。
  06.便秘
  ● 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摄入(若肠胃耐受);
  ● 保证饮水;
  ● 适当增加活动。
  07.疲劳乏力
  ● 准备便携营养零食,如坚果、酸奶、芝士片;
  ● 精神状态好时多吃点。
  
需要警惕的“雷区”
  1.禁止“迷信发物”:没有科学证据表明鸡蛋、鸡肉、海鲜等“发物”会促进肿瘤生长。它们是优质蛋白重要来源,盲目忌口有害。
  2.慎用“保健品”和“偏方”:切勿自行服用未经医生许可的保健品、中草药或偏方。它们可能干扰治疗,加重肝肾负担。任何补充剂务必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3.关于中医药调理:如有需求,务必在正规医院医生指导下进行,确保与治疗方案协同、安全。
  4.注意食品安全:治疗期间免疫力低下,是食源性疾病高危人群。所有食物必须全熟,避免生食(生鱼片、生鸡蛋);水果削皮,蔬菜彻底清洗;注意厨房卫生,生熟分开;谨慎购买外卖熟食,并彻底加热。
  
给家属的建议
  家属的支持至关重要。请多些耐心鼓励,少些强迫焦虑。换着花样做菜,改变食物质地风味,创造轻松愉快的就餐环境。有时,陪伴和沟通比食物本身更能带来慰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本文提供的是通用性建议。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最佳饮食方案必须个体化。请务必与您的医疗团队,尤其是临床营养师充分沟通,根据您的具体病情、治疗阶段、体重变化和血液指标,制定最适合患者的营养支持计划。
 
  福建省肿瘤医院特需病房/临床营养科,共38张床位,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建省肿瘤医院文明科室”“临床医技学科能力建设先进科室”“医德医风示范科室”和“四星级党支部”。承担了福建省、厅级科研课题28项,有2项科研项目荣获省级科技进步奖。近5年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8篇,其中SCI论文65篇;担任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临床营养学》第一版、《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及《Journal of Nutritional Oncology》编委,参编《肿瘤恶病质诊疗指南》、《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指南2021》、《肠外营养安全性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肿瘤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共识》、《胆道恶性肿瘤指南诊疗指南2023》、《生酮饮食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结直肠癌改良三药cmFOLFOXIRI方案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等国家级指南及共识。承担了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理论授课、见实习带教及省内外肿瘤内科及临床营养师进修学习。近年来举办多期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及下基层义诊和学术交流等。
  科室在肿瘤的内科系统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系统性治疗方式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应用。尤其对疑难复杂病例,采取综合治疗策略,整合多种疗法以优化治疗效果。同时,团队注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全面关注他们的健康需求。致力于提供符合患者个体情况的治疗方案,不断创新和引入治疗技术,以期为患者带来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体验。
  在院内,团队主要承担干部保健及肿瘤诊治工作,同时为有高质量医疗需求的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开展多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惠及广大患者,让患者免费治疗的同时获得更好疗效及最新治疗的机会。
  特需病房、临床营养科/供稿
  余家密 董琳萍/文
  郭增清/审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