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胸部肿瘤内科】新药临床试验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新转机

发布时间 :2025-10-10 16:11 | 来源:本网

  近日,一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院复查,经我院胸部肿瘤内科专家团队的新药临床试验后,病情得到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今年3月,黄先生(化名)在当地医院确诊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后转诊至我院胸部肿瘤内科徐海鹏副主任医师主诊组。完善相关病理检查后,该患者被诊断为SMARCA4缺失的非小细胞肺癌,同期影像学检查显示其已存在多发淋巴结转移和脑转移。既往文献报道此类肺癌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研究显示其平均生存期不足1年。在化疗、免疫治疗等标准治疗方案效果有限的情况下,患者几乎陷入绝境。
  之后,医疗团队为患者成功匹配了一项前沿的新药临床试验,其顺利入组名为“BL-B01D1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鼻咽癌等实体瘤患者”的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聚焦于一种新型EGFR/HER3双靶点抗体偶联药物(ADC)联合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治疗后影像评估显示,黄先生体内病灶显著缩小。截至目前,患者的疾病控制时间已超过半年,生存期显著超越既往同类患者的平均预期。
  徐海鹏副主任医师介绍,BL-B01D1作为全球首个EGFR×HER3双特异性ADC,已在多种经治晚期实体瘤中展现出突破性的抗肿瘤疗效。BL-B01D1精准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的EGFR和HER3蛋白,携带的“生物导弹”直击癌细胞,同时联合PD-1抑制剂发挥免疫效应,两相协同有望提升治疗效果。科研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不仅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生存时间,也显著改善了其生活质量。同时,这充分彰显了我院胸部肿瘤内科开展国际前沿新药临床研究的能力。
 
  福建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下设3个病区、开设床位99张,主要收治肺癌、食管癌、胸腺瘤、恶性胸膜间皮瘤、纵隔肿瘤等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年均收治患者17000余人次。经多年学科建设,已成为省内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设备最先进的胸部肿瘤内科亚专科。目前治疗手段已涵盖各种胸部肿瘤尤其是肺癌、食管癌的化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抗肿瘤药物治疗及EBUS、TBNA、气道内支架置入术、内科胸腔镜、CT引导下经皮肺穿术等介入治疗,是省内能够系统综合诊治胸部肿瘤的少数亚专科之一,对各类胸部肿瘤尤其是疑难病例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科室拥有一批业务精湛的医护人员,现有医师38名,其中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14名,人才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科室是国内第一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单位、全国CINV管理示范病房、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CSWOG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肿瘤临床研究协作分会、福建省基层卫生协会基层肿瘤防治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基层卫生协会基层肿瘤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多位专家均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肺癌多学科团队诊疗中国专家共识、CSCO肺癌诊疗指南、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等指南与共识的编委。近年来,在高质量完成临床工作基础上,积极开展临床研究。目前,科室承担了近200项国际或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包括晚期肺癌一线免疫联合治疗,免疫耐药后的治疗,肺癌少见靶点靶向治疗,以及驱动基因阳性耐药后的治疗,新型的免疫治疗,ADC类药物的临床等等。努力为广大肺癌、食管癌等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手段和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胸部肿瘤内科/供稿
  邹子骅/文
  徐海鹏/审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