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学术科研

Academic research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科研 > 科学研究

11月7日,由福建省肿瘤医院主办的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ILCC)系列活动之腔镜手拉手八闽行——福鼎站举行。   作为我院肺癌诊疗一体化医供体系列巡讲活动之一,我院胸外科柳硕岩教授团队在福鼎市医院带去标准化,微创化,个体化治疗理念的肺段腔镜手术演示,让当地同行近距离感受规范化的腔镜手术理念与技术。   在学术研讨环节,专家们将ILCC医共体理念传递给福鼎市医院,福鼎市医院汪敬恒院长表示,柳硕岩教授作为全国百强名医与全国百强县医院福鼎市医院的首次联合必将为福鼎市医院带来巨大改变,福鼎市医院作为福建省肿瘤医院医联体的单位之一,将会把既往内科合作扩大到肿瘤、胸外、放疗、病理、影像多学科MDT合作!让基层肿瘤的治疗更规范化、标准化。   我院王枫教授讲授“胸部肿瘤外科十年”,把胸腔镜的发展、胸外一区的传统传承传播理念一一阐述,旨在让基层医院理解人才梯队建设理念,正如王枫主任所说:未来的外科必将是“后浪奔腾,前浪徐行,巨浪轻拍。”   何皓医生带来“肺小结节的诊治体会分享”与福鼎市医院张升雁主任的“肺癌手术病例分享”相互呼应,共同探讨外科的手术技艺的新发展。苗茜医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新理念”将学术内容推向高潮,介绍了EGFRm+NSCLC围手术期及术后复发患者管理策略。   我院胸外科周航医生的“肺隐球菌诊治体会”,病理科黄榕芳教授的“非小细胞肺癌分子病理检测临床实践”以及影像科郑德春教授的“CT在肺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从多学科角度解读肺部疾病的诊治,与福鼎市医院的多学科团队展开热烈讨论,赵秋玲教授带来“从药物经济学看EGFR-TKI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指出在药物经济学在新时代诊疗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制定中国特色的肿瘤诊疗用药规范,是目前临床的首要目标,给每个病人带去个体化的治疗,让每个病人都有药可用。   柳硕岩教授表示,在外科领域,腔镜手术量的多少成为了一家医院胸外科水准的评定标准,而腔镜八闽行的目的就是旨在把腔镜技术带去基层,让基层也能普及腔镜手术、并让腔镜手术更加规范,给基层病人带去福音。   李建成教授表示,本次八闽行真正从实地出发,将新理念以最简单易懂的模式带去基层,一切都是为了传统传承传播的医学文化理念!与会专家均感受到收获颇多,希望ILCC系列项目越办越成功。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公布2021年一批新增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新增我院孙阳、邱素芳、林根3名学术型博士生导师、陈俊强1名专业型博士生导师、23名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24名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   近年来,医院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目前,我院共有博士生导师11名,硕士生导师79名,覆盖了放射肿瘤学、肿瘤学、外科学、内科学、临床病理学、妇产科学、护理学、麻醉、药学、免疫学、临床检验、分子生物学、生物与医药等学科领域,为福建省培养了大量肿瘤学人才。   下一步,我院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11月11—13日,由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主办,福建省肿瘤医院承办的 2021年福建省肿瘤护理高峰论坛在福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采用线下会场与云端会场相结合,来自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和福建省肿瘤护理联盟的护理专家和骨干近200人参加了大会。   福建省肿瘤医院院长、福建省抗癌协会会长陈传本教授及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骆惠玉教授为大会开幕式致辞。   高峰论道 创新融合   本次大会以“共谋学科发展·开创专业未来”为主题,特邀陈传本、孙阳、骆惠玉、姜小鹰、陆箴琦等省内外知名专家就肿瘤防治发展前沿、肿瘤护理事业发展趋势、远瞩疫情下肿瘤患者管理及精准护理、解析当下肿瘤护理学科新进展与新资讯、探讨肿瘤护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多种形式学术交流,寻求肿瘤护理交叉合作发展,力求创新与突破,力争要用大数据推进肿瘤护理质量管理。   青春无畏﹒研途有方   为搭建一个年轻肿瘤护理人相互学习,信息交流的平台,激发青年学者的学术热情,增强青年委员间凝聚力,本次大会举办了第二届 “青春无畏﹒研途有方”的青年委员会主题专场。研讨会分别就:“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肿瘤外科手术全程护理管理、Caprini 血栓风险模型预测肿瘤病人PICC相关性上肢静脉血栓风险的有效性及危险因素分析”两个主题进行主旨汇报。汇报形式新颖,讲者结合临床、描述特殊案例、对接学术前沿。主讲者及讨论嘉宾凭借生动而又专业的语言将所述案例进行系统的还原及讲解,嘉宾语言精准,观察仔细入微,充分体现出优秀护理人的专业素养。   本次大会内容贴近临床工作实际,拓宽了肿瘤护理视野,饱览名师风范,尽享学术盛宴;青年委员“研途有方”的主题活动传承经典、探究学术前沿,交融智慧,带给大家更多的帮助和思考。学员们怀抱期待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11月11日,即将迎来我院35周年之际,垒土沙龙学术活动进入第100期,我院党委书记刘景丰到场祝贺,并给大家分享了他从医35年的经历,他告诉年轻医生们要养好工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注意工作中有三个老师:书本、高年资医生、病人。向大家传授他的老师裘法祖院士的为医名言“三会三知”:即“手术要会做、经验要会写、上课要会讲”;“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从2018年7月至2021年11月,在将近三年半的坚持中,垒土沙龙学术活动已经不知不觉陪伴福建省肿瘤医院的年轻医生走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垒土沙龙从2018年的上半年开始酝酿,由放疗科邱素芳主任牵头,在同年7月潘建基教授为大家做了第一期名为“放射生物和物理学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的主题讲座,并且他告诉大家不仅仅要“做好”一名医生,更要做一名“好医生”。“好医生”的标准不仅仅是要求精湛的技术,更为需要的是医学的人文精神,对于从事肿瘤专业的医生来说,真正需要治疗的不只是“患者的肿瘤”,更重要的是要治疗“患肿瘤的患者”。   2019年2月,开春以来的第一场沙龙,陈传本院长首先肯定“垒土沙龙”学术活动给我院年轻医生提供了一个很好学术交流平台的做法,对活动牵头人邱素芳主任及相关骨干人员一腔热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表示赞赏,并希望该活动能不断坚持下去,通过更多的形式和途径,让医院更多的有志青年及研究生参与进来,使得该平台充满活力,打造成为医院的精品课程。   2021年10月,垒土沙龙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展了针对所有新入职住院医师的《肿瘤学》系列课程培训。课程邀请我院教研室骨干教师及学科负责人担任授课教师,目的就在于全面、系统地传授肿瘤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热点,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垒土沙龙《肿瘤学》课程沿用之前的方式采取线下加线上同步授课,不仅可以亲临课堂进行现场的学术交流与碰撞,而且欢迎所有感兴趣的人群在线上汲取肿瘤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正如《道德经》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也成了垒土沙龙的座右铭,成为沙龙所有成员的共识:要构建强大的知识体系,需要依靠平常一点一滴坚持不懈的积累,就像垒土一样,从基石开始,不断往上堆砌,直到建造出高耸巍峨的大厦。

11月10日下午,我院召开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会议由孙阳副院长主持,邀请福建医科大学科技处副处长陈敬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科研处临床研究管理科科长汪灏教授、我院胸部肿瘤内科林根主任医师分别就申报注意事项及成功经验进行了指导和交流。全院180余人到场参加。   孙阳副院长首先就2022年度国自然基金申报工作部署作了说明,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辅导报告会上,陈敬华教授分享福建医科大学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资助情况,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提出了富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陈敬华教授还根据切身经历,抓住国自然基金申报中“创”“独”“破”“融”四个关注点,从选题、具体研究内容、申请书质量以及申请国自然基金需要具备的思维等方面,逐一分享了自己在申报和评审国自然基金项目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王灏教授在线通过视频方式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最新的组织架构、工作内容和评审流程等关键内容,通过分析全国2020年度国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的资助情况以及医学肿瘤学领域的资助情况,从评审者角度详细介绍了申报人员所应具备的条件、申请书的撰写、申请代码及合作专家的选择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对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的申报给出了实用的对策和建议。   林根主任医师从一位临床医生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成功申报项目和参与国自然基金评审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从标书撰写、科研思维和同行评审等方面循序渐进的阐述了如何突出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等问题,并给出了极富操作性的指导建议。   此次动员会和辅导会为我院国自然基金申报工作开拓了新思路与新方法,与会者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为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严肃惩处违规行为,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现将本单位近期查处的有关论文问题通报如下:   福建省肿瘤医院,张晶为通讯作者、林动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Long non-coding RNA MIAT promote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rogression by sponging miR-1246”,经查,系篡改研究图表的学术不端行为。福建省肿瘤医院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如下处理:   1、 对涉事论文予以撤稿,并追回论文作者已报销的版面费;   2、 对通讯作者张晶予以院内通报批评;撤销张晶主持的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17J01263),按原渠道退回项目结余经费;暂停自决定之日起1年内的职称/职务晋升及教学职称申报的资格;暂停4年内财政资助科研项目申报资格;取消4年内申请或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科技奖励、科技人才称号和评审专家的资格;将张晶论文造假行为列入科技部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   3、 对第一作者林动予以院内通报批评;取消2019年年度考核优秀等级;暂停自决定之日起1年内的职称/职务晋升及教学职称申报的资格;暂停4年内财政资助科研项目申报资格;   4、 对其余当事人予以科研诚信诫勉谈话。

首页上一页 首页 上一页 {{el}} 下一页 尾页 下一页尾页 共{{pageCount}}页,当前第{{pageIndex}}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