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医疗学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科研 > 医疗学术

“拆东墙补西墙”,取皮植皮术助力肌肤重生

发布时间 :2024-08-02 16:59 | 来源:本网

  日前,骨软组织肿瘤外科温馨的一幕让人动容——67岁的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刘依伯(化名)送来两面锦旗,对林飞跃主任医师团队表示感谢。在接受取皮植皮术后,他溃烂一年多的小腿恢复良好。

  在医学领域,取皮植皮术就像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神奇手术。近期,林飞跃主任医师团队成功为多位肿瘤患者实施该手术,完成肿瘤切除及皮肤软组织修复,取得良好成效。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项医疗技术。
  1.什么是取皮植皮术
  取皮植皮术,简单来说,是将身体一处的健康皮肤取下,移植到另一处皮肤受损的部位。但这绝不是简单的“挪移”,而是一项充满技术含量和精细操作的外科手术。
  2.什么情况需要进行取皮植皮术,怎么判断是否适宜手术
  常见的原因包括严重烧烫伤、创伤等原因导致的大面积皮肤缺损,以及某些皮肤疾病造成的皮肤损害等。对于一些软组织肿瘤,如恶性黑色素瘤、皮肤癌、肉瘤等,在手术切除肿瘤时,可能会造成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此时,为了覆盖和修复创面,恢复皮肤的完整性和功能,取皮植皮术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当然,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较差,难以承受手术带来的压力。凝血功能异常的人群,手术中可能会面临无法控制的出血风险。还有,若局部或全身存在严重感染,也不适宜进行手术,以免引发更严重的感染问题。另外,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供皮区皮肤不健康以及身体极度虚弱营养不良的患者,也都被排除在手术适应范围之外。
  3.取皮植皮术手术关键点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取皮方式和植皮部位。取皮的类型包括刃厚皮片、中厚皮片和全厚皮片。刃厚皮片获取相对容易,但成活后的功能和外观稍逊;中厚皮片在功能和外观恢复上有所提升;全厚皮片则效果更佳,但对供皮区的影响较大。
  4.取皮植皮术后的护理要点
  术后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患者需要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随着伤口的愈合,逐渐进行康复训练,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恢复肢体功能。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体位护理
  术后患者的体位要根据植皮部位而定,以避免压迫植皮区,影响血液供应和皮片成活。例如,四肢植皮后要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2.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污染。按照医嘱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感染等情况。若发现敷料松动、移位或有异味,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3.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同时,通过分散注意力等方法缓解疼痛,如听音乐、看书等。
  4.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5.活动指导
  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适度的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牵拉伤口。
  6.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7.观察皮片成活情况
  密切观察植皮区皮片的颜色、温度、质地和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正常的皮片颜色红润、温暖、有弹性,毛细血管充盈良好;若皮片出现苍白、发绀、水疱等异常,可能提示皮片成活不良,需及时处理。
  8.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病房环境清洁、通风。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
  林飞跃主任医师介绍,在大面积皮肤和软组织肿瘤切除后,如果创面无法通过自身皮肤的伸展和愈合来闭合,取皮植皮可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从患者身体其他部位(通常是相对隐蔽且皮肤质量较好的区域)获取健康的皮肤,并将其移植到肿瘤切除后的缺损部位,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外观和功能。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性质、切除范围、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及供皮区的选择等因素。同时,术后还需密切观察植皮的成活情况,并对肿瘤的后续治疗和随访进行妥善安排。取皮植皮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挑战,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和精心护理,能够为许多患者带来皮肤的重生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