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特色医疗技术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服务 > 特色医疗技术

【肿瘤与血管介入微创治疗中心】成功救治肝癌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彰显学科实力

发布时间 :2025-10-29 19:06 | 来源:本网

  近日,我院肿瘤与血管介入科成功为一名肝癌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R)后腹主动脉瘤进展的患者实施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充分体现了我院在肿瘤精准诊治与血管疾病微创介入领域的实力。

  去年11月,患者确诊为原发性肝癌(CNLC分期Ib期),同期查出直径4.5cm的腹主动脉瘤。肿瘤与血管介入科余文昌主任医师接诊后,全面评估病情,鉴于患者腹主动脉瘤暂未达手术指征(通常≥5cm或年增长≥1cm需干预),建议密切随访观察。而针对肝癌病情,经多学科讨论(MDT),认为不适合行外科切除,建议采用“TACE(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三联综合治疗方案。
  在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下,患者于今年4月复查提示肝内肿瘤完全灭活,肿瘤标志物降至正常范围,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R),进入定期随访阶段。9月下旬,患者返院复查,肝癌相关指标持续正常,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征象。
  同期进行的腹主动脉瘤CTA复查提示瘤体直径增至5.2cm,较基线增长0.7cm,且瘤体形态不规则,存在瘤体随时破裂出血的风险。多学科讨论后,一致认为具备明确手术干预指征。结合患者既往肿瘤综合治疗史、全身状况及血管条件存在特殊性,最终确定采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以拆除患者体内这一“不定时炸弹”。
  手术当日,在方主亭副院长的指导下,余文昌主任医师团队精准完成血管穿刺、导丝导管操控、支架定位释放等关键步骤。整个手术在腔内微创模式下用时1小时完成,充分展现了科室高效协作能力和精湛技术水平。术后,医护团队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指导,患者恢复良好,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短期内即达到出院标准。
  余文昌主任医师表示,该案例的成功救治,关键在于“因病情制宜”的精准诊疗策略。前期针对不可切除肝癌的病情,采用TACE联合靶向、免疫的三联方案实现临床完全缓解(CR),为患者提供长生存获益;后期在腹主动脉瘤增大且破裂风险升高时,结合患者肿瘤治疗后身体特殊性,制定并实施微创腔内修复术,最大限度降低了手术创伤。这提示对于肿瘤合并血管病变的患者,需建立“动态评估病情-精准匹配方案“的诊疗思维,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才能实现整体疗效最大化。
  方主亭副院长强调,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对手术精度和团队配合要求极高,尤其针对有肿瘤治疗史的患者,需兼顾肿瘤治疗后身体状况与血管病变特点,手术难度和风险倍增。此次手术的成功,正是肿瘤介入与血管介入深度融合的体现,彰显了我院在肿瘤精准诊治基础上开展复杂血管介入的综合能力。长期以来,我院肿瘤与血管介入科深耕双领域技术融合,不断强化学科建设,提升肿瘤合并血管病变等复杂病例的诊疗能力。未来,科室将继续推进微创介入技术创新,以更精准的肿瘤诊疗与血管介入服务,守护百姓生命健康。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医院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作为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创新项目,整合外科、内科、介入科、放疗科等方面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钇90-SIRT肝肿瘤介入治疗的单位,也是福建省首家开展该技术的单位。
  肿瘤与血管微创介入治疗中心是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优先发展科室。是福建省内具有完善的肿瘤介入治疗体系的少数医院之一,临床,教学,科研同步发展,具有丰富的血管介入治疗手段的同时还有丰富的非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常规开展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术(HAIC)、肝动脉栓塞术(TAE)、肝动脉放射性栓塞术(钇90微球放射性介入治疗)、经皮门静脉栓塞术(PVE)、经皮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经皮脾动脉栓塞术(PSE)、经颈静脉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门静脉支架+125I粒子条植入术、胆道支架+125I粒子条植入术、射频消融术(RFA)、微波消融术(MWA)、经皮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置入术(PTCD)、腔静脉支架植入术、髂静脉支架植入术,腹腔神经阻滞术、静脉输液港植入术、胸腹主动脉瘤及夹层腔内隔绝术、外周血管血栓机械取栓以及血管闭塞支架成型术等。对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肝胆胰脾肿瘤、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软组织肉瘤、肿瘤相关血管疾病以及动脉瘤、动脉夹层、外周血管闭塞、动静脉血栓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有丰富经验。
  肿瘤与血管介入科/供稿
  刘伟夫/文
  余文昌/审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