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

呼吸内科(肿瘤)

发布时间 :2023-07-13 09:07 | 来源:本网

  学科概况 

  呼吸内科(肿瘤)是福建省内胸部肿瘤综合诊疗实力最强的亚专科,主要收治肺癌、食管癌、胸腺瘤、恶性胸膜间皮瘤、纵隔肿瘤等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在复杂疑难危重病例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呼吸内科(肿瘤)亚专科下设3个病区、开设床位98张,现有医护人员97人,其中医师35名,主任医师9名、副主任医师11名,博士7名、硕士16名。目前科内形成了7个特色诊疗组,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规范化和个体化的多学科综合诊疗服务,治疗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特色医疗 

  (一)具备胸部肿瘤全链条诊疗的技术平台,是福建省最早开展肺癌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单位,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当今时代,肿瘤诊疗新技术、新知识、新疗法不断更新迭代,面对患者错综复杂的临床问题,单一的科室或者专业很难完全胜任,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影像科等专家汇聚一堂为一个患者诊疗服务的多学科诊疗模式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佳临床诊疗模式。我院胸部肿瘤亚专科是福建省最早开展肺癌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单位,完全具备胸部肿瘤全链条诊疗的技术平台,形成了规范的多学科诊疗制度,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诊疗服务,成为全国首批肺癌单病种诊疗质量控制示范单位。 

  (二)引领福建罕见突变靶点肺癌诊疗学科发展 

  精准医疗的发展,靶向治疗在肺癌的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对于常见靶点基因突变,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突变频率较低的,甚至发生率不到1%肺癌驱动基因突变被发现,我们称之为罕见靶点突变。罕见靶点突变的诊疗缺乏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许多临床医生认知不足,无法满足患者临床诊疗需求。我们胸部亚专科团队组建院内专业多学科团队,并创建了福建省罕见突变靶点联盟(99家医院参与),引领和推动福建省罕见靶点突变肺癌领域的学科建设,不断提高我省罕见靶点患者的诊疗水平。 

  (三)疑难病例治疗的创新性探索 

  肺癌脑膜转移是一种难治性的疾病,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胸部肿瘤亚专科突破了以往常规的治疗方案,以培美曲塞鞘内化疗为基础的重拳组合拳治疗难治性肺癌脑膜转移,疗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关研究结果被同行认可,执笔制定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指南(肺癌部分)。 

  (四)特殊人群的个性化治疗特色凸显 

  目前肺癌的发病中位年龄越来越高,且这部分高龄患者一般状况差,针对这类患者,胸部肿瘤亚专科团队创新性的将节拍化疗应用于与靶向的联合、免疫的联合,通过个性化的诊疗提高了部分患者的生存。相关研究多次被WCLCESMO-Asia壁报接受,引领国内先进水平。 

  科研创新 

  近年来国家与省厅级科研课题共26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23项。曾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福建医学会科技奖多项奖项,近年来在高影响力SCI收录期刊《Annals of Oncology》、《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Lung Cancer》等发表多篇论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32分,主持或参与国际或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近200项。科室还注重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等临床转化性研究,为患者提供获得更好疗效或最新治疗手段的机会。 

  人才培育 

  团队成员人才辈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获得福建省卫生系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福建省C类人才1名。2020年黄诚主任荣获第四届国之名医 卓越建树荣誉称号。2020年林根主任荣获第一届人民好医生 金山茶花肺癌领域杰出贡献奖。科室成员在多个国家级学会担任重要学术兼职,是中国南方肿瘤协作组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抗癌协会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福建省海峡肿瘤防治科技交流协会肿瘤临床研究协作分会、福建省基层卫生协会基层肿瘤防治分会主任委员单位。每年举办国家级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3项,通过义诊、基层规范化巡讲等方式发挥技术辐射作用,为基层培训专科人才。

附件下载:
相关文档